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评述了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壳体—包复层和包复层—推进剂间脱粘的能力。它报道了目前工厂使用的超声波脉冲多重反射法对于检查壳体—包复层脱粘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检查包复层—推进剂间脱粘方面不是很有效的。我们用发动机样品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使用连续的不同频率的信号源和在干涉情况下分析反射波频谱,则脉冲多重反射法不仅能够检查壳作—包复层间的脱粘而且也能检查包复层—药柱间的脱粘。  相似文献   
172.
改进的混沌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和遗传算法的结合产生了混沌遗传算法.通过分析其本质,发现其中存在很大的重复性操作,本文对此算法进行改进.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快速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73.
一种大气层内拦截弹自适应滑模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层低空动能拦截弹,结合导引头测量信息特点,设计了一种对付机动目标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并利用模糊控制理论,给出了消除抖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对螺旋机动弹道目标的拦截能力,结果表明该制导律能较好地抑制相对视线转率,同时可以基本消除由于目标机动所引起的制导律抖动现象,脱靶量满足直接碰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4.
弹道导弹零射程线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建立了由关机点参数计算落点位置和纵程、横程的解析模型,而后利用求差法计算偏导数.弹道导弹末修级标准程序设计、多头分导程序设计与固体弹道导弹耗尽关机制导等应用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5.
空间对接机构是实现载人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系统。捕获锁作为对接机构的组  相似文献   
176.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歧化松香产品颜色过深的问题,采用SQH-9新型脱色剂,对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歧化松香进行还原脱色精制研究,确定出温度、时间以及脱色剂投加量等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红外、紫外光谱分析手段对其脱色前后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QH-9脱色法可将一级歧化松香和特级歧化松香的加纳色号分别从7和5降至2,且脱色后歧化松香的乙醇溶液的紫外吸收曲线与日本进口歧化松香的乙醇溶液基本重合.由于SQH-9脱色剂价廉易得,因此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2m×2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大型引射下吹式风洞,总压控制具有菲线性、时变、大滞后特性,引射器和主调压阀同时运行时存在一定的耦合特性.为了满足风洞试验对总压控制精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对不同马赫数试验条件下,风洞流场启动和串级智能稳定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调试过程中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控制结果达到风洞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8.
基于轨道动力学的椭圆轨道悬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功波  孟云鹤  郑伟  汤国建 《宇航学报》2010,31(6):1527-1532
连续有限推力条件下,基于动力学原理设计了伴随卫星相对于椭圆轨道的参考卫星在任意位置实现悬停的方法。给出了对任意椭圆参考轨道实现悬停的开环控制律,推导了一个周期内的速度增量计算公式。特别分析了参考卫星为“Molniya”轨道时,实现悬停需要的控制推力及速度增量。仿真结果表明,“Molniya”轨道正下方 1 km 的悬停伴飞,一个轨道周期时间内连续有限推力发动机需要产生的速度增量为10.317 m/s。文章提出的方法也可用于椭圆轨道的空间圆或水平圆等非自然编队构型设计。  相似文献   
179.
180.
本文介绍185厂在抓技术改造、引进生产技术和建立民品(微型汽车用起动机、引进洗衣机用电动机)生产线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