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0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16篇 |
航天技术 | 180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航天 | 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了分析扰流柱对冲击冷却效率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进行研究,获得其换热与流动特性,并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系统和圆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可以同时获得良好的换热效果与较小的流动阻力系数。与圆形扰流柱靶板相比,穹顶形扰流柱靶板的Nu 增大了13.8%,而流动阻力却减小了5.3%;其综合换热效率提高了17.9%。从综合换热效率的角度看,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优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系统和圆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872.
利用一步成像法拍摄浮雕型彩虹全息图母版,重点讨论了将其转印到硬质基低材料金属镍模上的复制工艺。 相似文献
873.
874.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碳/碳复合材料面内剪切疲劳特性,以含防氧化涂层的[±45] 4S 铺层碳/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温和700 ℃下的拉/拉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碳/碳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剩余刚度变化呈横向的“S”形,对比室温环境,在700 ℃下碳/碳复合材料面内剪切疲劳在中期损伤时的刚度降低趋势更为明显,在室温时发生疲劳断裂的剩余刚度为初始刚度的82%,而在700 ℃下则降低至初始刚度的68%;在室温环境下碳/碳复合材料在33%和66%循环数后的面内剪切剩余强度分别为初始强度的95.20%和85.70%,当温度升高为700 ℃时,分别为96.43%和85.59%。基于损伤因子的刚度和强度表征,考虑温度、应力水平的影响,建立了碳/碳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剩余强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试验数据,高精度地获得了室温和700 ℃下碳/碳复合材料面内剪切疲劳剩余刚度、剩余强度理论曲线,为后续复杂碳/碳复合材料结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875.
876.
为研究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进气道隔离段内激波串传播规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高、低反压作用下总收缩比变化对激波串驻留位置及流动分离区范围的影响,并进一步开展了总收缩比对进气道气动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受额定反压作用下,进气道总收缩比存在临界值,在临界值下提高总收缩比能显著增强进气道抗反压能力,并影响激波串驻留位置。在临界值上提高总收缩比对进气道抗反压能力无明显作用,进气道流动状态不受总收缩比变化的影响。此外,提高总收缩比能显著提高被捕获冲压空气流所承受的压缩程度,但会承受额外的空气流量损失和气动阻力。 相似文献
877.
针对GH536燃烧室帽罩翻边异形孔边缘应力及变形难以控制问题,进行了翻边成形有限元研究,根据凸模形状及合模方式的不同,建立了3组翻边成形数值模型,探究了凸模形状及合模方式对GH536帽罩翻边成形异形孔边缘及环形凸起区域应力、塑性应变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凸模前缘过渡特征可增加成形区域应力分布均匀性,帽罩环形凸起区域两侧... 相似文献
878.
879.
喷管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产生推力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内部存在的复杂流动现象对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喷管在过膨胀状态下会产生自由激波和受限激波两种分离模式,其非定常、非对称性给发动机带来严重的侧向载荷,也造成流动预测较为困难。采用凹坑或涡轮废气主动射流等方式能够避免受限激波分离的出现,抑制侧向载荷,但却无法对喷管损失的性能进行有效补偿。通过对传统喷管的创新设计,高度补偿喷管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管内流动,还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发动机性能。然而,高度补偿喷管形式众多、各有所长,工程应用应谨慎决策。此外,各种形式的高度补偿喷管内仍旧存在激波/边界层干扰、分离、回流等不利的流动现象,亟待对其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80.
针对扰流片机构3个扰流片圆周对称的布局特点、径向旋转的作动方式,本文提出一种仅以三扰流片旋转角为变量的侧向力计算方案.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扰流片机构进行推力矢量调节时,喷管扩张段壁面几乎不产生侧向力,侧向力主要由3个扰流片配合差动产生.俯仰侧力与2号扰流片和1、3号扰流片旋转角平均值之差呈正相关;偏航侧力与1、3号扰流片旋转角之差呈正相关.在进行起始角度为52°,终止角度为23°的小角度调节时,三扰流片间气动力干扰很小,在3%以内,推力损失与扰流片旋转角近似呈线性关系.侧向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在6%以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所提出的计算式具有封闭可解性,能够根据推力损失和俯偏方向的期望侧向力反向求解出目标旋转角,进而提供一种三扰流片机构姿态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