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嵌入式机电控制系统的能耗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耗感知和反馈调度的能耗管理方法.研究了嵌入式机电控制系统的静态功耗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代价和系统能耗的联合优化指标,并给出了其优化解.针对在动态调度模型下运算开销大,难以在线实现的问题,采用智能计算方法逼近优化结果.对比了4种智能计算方法的逼近精度和调度开销,采用小波神经网络逼近优化结果.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了控制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调度开销和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92.
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在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颤振试验研究,设计了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模型保护机构。风洞试验表明该试验装置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支撑方式可避免风洞及其他机构对模型的频率干扰;保护机构在高动压情况下可正常工作,达到模型保护效果。试验验证了高超声速风洞固定马赫数阶梯变动压和连续变动压两种风洞开车方式。为验证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对平板翼进行了高超风洞颤振试验,试验马赫数为5.0和6.0。试验采用随机子空间法(SSI)辨识结构模态参数,采用 Zimmerman-Weissenburger 方法预测颤振临界动压,其颤振预测动压比采用活塞理论计算值高12.7%。试验表明目前采用的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3.
陆民燕  李锋  盛一兴 《航空学报》1995,16(Z1):77-82
在假设产品寿命服从二参数威布尔分布条件下,用Monte-Carlo仿真研究用现场数据估计产品可靠寿命置信区间的方法。在对现有3种区间估计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平滑正态纠偏百分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法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三角翼跨声速动态失速与涡破裂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高速气流中细长三角翼作匀速上仰机动飞行时的背风面分离流与涡破裂特性和气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三角翼匀速上仰非定常绕流中,涡破裂起始攻角与上仰速度关系比较复杂,在本计算速度范围内,涡破裂起始攻角变化很小;动态时涡破裂点发展速度随攻角变化规律与静态结果差别甚大;三角翼大攻角非定常绕流前缘涡涡轴附近的流动以不稳定涡和涡破裂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的上仰速度以后即使在中等攻角前非定常升力与定常升力仍有较大差别,与低速情况有所不同;上仰运动使涡破裂点发展速度被延缓,从而提高了失速攻角和最大升力,并使失速攻角与涡破裂起始攻角的间隔进一步拉大,同时不改变升阻比  相似文献   
95.
翼型喷气增升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飞行器升力面下表面喷气的增升作用。数值模拟的出发方程是N-S方程,格式为Beam-Warming格式的改进型。模拟结果表明:喷气增升主要是通过改变上、下翼面的压力分布实现的。在一定范围内升力随气流出口速度增加而加大,气流出口速度超过一定值后升力开始下降。喷口位置后移增升效果较好。单一增大气流出口压力时增升效果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6.
对SAR有源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朱伟强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8-30,61
根据SAR成像工作原理以及有源干扰对SAR作用的特点,利用SAR图像质量评估指标,提出用主观评估、点目标成像以及散射区域目标成像的方法来评价有源干扰对SAR的干扰效果,并就等效视数和图像动态范围对干扰效果的度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设计了一种高性能跳频信号源。该信号源以FPGA为控制电路核心,在FPGA内部实现了信号源数字部分相关电路功能,利用高性能的AD9777实现数模转换,通过串行通信SPI接口控制AD9777的工作模式;该跳频信号源采用改进的L-G模型电路作为跳频序列发生器,采用正弦波直接频率发生器作为跳频信号源的基础。实验测试证明:该跳频信号源性能良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
表面吸气方法控制分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吸气效应对分离的控制及增升作用。数值模拟采用的出发方程为可压流的N-S方程,格式为Beam-warming格式的改进型。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吸气压强C_(ps)范围内,绕圆柱流动的卡门涡街现象基本消失,流动从典型的非定常流趋于定常,圆柱的升阻比明显提高;(2)对于圆柱,吸气压强系数C_(ps)=-6时,综合效果比较好;(3)吸气孔位置开在圆柱上表面逆时针方向60°时,圆柱的升阻比较高;(4)吸气可有效地提高翼型的升力  相似文献   
99.
可变形飞行器机翼两种变后掠方式及其气动特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可变形飞行器机翼以不同方式变后掠时的气动特性差异及其物理机理,对旋转变后掠和剪切变后掠翼身组合体进行了宽广速域的绕流流场数值模拟,并对其气动特性与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中,采用粘性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三棱柱-四面体的非结构-结构混合网格。结果表明:剪切变后掠具有优于旋转变后掠的特性,前者在宽广的速域内均具有显著优越的升阻比和阻力,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变后掠方式所引起的流场结构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保持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以及燃烧室出口尺寸与单环腔燃烧室(SAC)一致,将燃烧室头部旋流器从双旋流结构设计为三旋流结构,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双旋流燃烧室(DSC)和三旋流燃烧室(TSC)的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两种燃烧室在高温升条件下的性能.结果表明:传统的DSC已不能满足油气比为0.037的高温升燃烧室的燃烧效率等性能需求,TSC可获得比DSC更高的总压恢复系数、燃烧效率以及温升,更低的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和径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RTDF);在油气比为0.037情况下,设计的高温升TSC总压降在5%以内;OTDF为0.162,RTDF为0.106;燃烧效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