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以全气膜覆盖的一体化加力支板为研究对象,将冲击板布置于支板内腔中,研究气膜出流-前缘冲击复合冷却结构下一体化加力支板内外流气-固耦合传热特性。开展了不同主次流温比(2.24~2.76)、不同冲击间距(H/D=1,2.5,4)等参数对支板内外流动特性、内外壁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和支板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板结构改变了支板腔内冷气流动及各排气膜孔流量分配,随着冲击间距的增大,冲击腔内对应气膜孔冷气量依次下降2.68%,3.80%,7.14%;此外,冲击板结构增强了支板前缘内外壁面对流换热,其中对内壁面对流换热的强化更为显著,前缘冲击滞止线处对流换热系数提升幅度依次为298.3%,354.5%,271.9%;冲击板的存在提高了壁温分布均匀性,而整体平均综合冷效随冲击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别提升1.64%,2.26%,2.62%;随着主次流温比的增大,支板的综合冷效减小,但是下降的趋势逐渐减小;在主次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冲击间距的增大,主次流压比减小,相比无冲击板模型,其变化幅度依次为0.395%,0.012%,-0.650%。  相似文献   
12.
介绍讨论了修正ASF的米林顿法和CLC数值积分法,并用MATLAB编程计算;用米林顿法计算的(SF+ASF),与军标"长波地波传输信道计算方法"计算结果非常吻合;CLC数值积分法计算的结果与英国PaulWilliams的结果也很吻合;而CLC数值积分法计算的(SF+ASF)与米林顿法有较大差别,但在用以推求陆地路径ASF时,二者差别就很小。试验表明,CLC数值积分法有助于复杂地形路径的ASF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13.
曹知红  李文浩  李彦良  张喦  田宁 《宇航学报》2020,41(8):1076-1083
针对锈层对过冷沸腾换热冷却效果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校验。首先结合经典的过冷沸腾换热理论,分析了锈层对冷却效果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然后进行了一组夹套内壁生锈和未生锈两种情况下冷却效果的对比实验。实验发现,内壁生锈造成入口段温度大幅升高,且温升沿流道方向递次减小。接着分析了造成该现象的几大因素,推断锈层影响了流态进而抑制了沸腾换热机制是最主要的因素,并对不同入口流态下管内沸腾换热进行数值仿真,校验了上述分析结果。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过冷沸腾换热中易生锈或类似的粗糙内壁槽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模拟是卫星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这一方法,我们就能在卫星通信系统开始建设之前,对各种主要性能进行分析,对某些参数作出优选。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失误。遗憾的是,除了一些理想的或是往往过于简单的情况之外,仅用解析法,以一种近似的形式来预测一复杂通信系统的性能是相当困难的。而数字仿真为直接解析估计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十年中,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已经被认为是微波产品研制开发的基本工具,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CAE工具供作为微波系统或分系统基本构成模块的复杂微波元件设计之用。为了适应微波系统不断增长的技术要求,工程师们必须及时、高效地进行系统设计,而进行微波系统设计时的中心问题则是硬件性能估计与综合分析。但是,在整个系统的研制周期中,大多数的微波系统工程师们都还没有合适的CAE工具来指导他们的分析与设计。在当前的CAE革命中,微波系统设计者至今一直被抛在后面。  相似文献   
16.
大气电场与雷暴活动、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在特殊地形上探测大气电场的高度分布对于大气电学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鸿鹄专项团队将大气电场仪搭载在探空气球上,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区进行了大气电场高度分布的探测实验。本文分析讨论了此次实验中用到的电场仪、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大气电场曲线中间凸起的部分对应电场仪穿过带电云层,因此将其分为三段并分别进行拟合。探测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度处大气电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其分布规律会存在差异。此外,带电云会使大气电场强度整体增大,但云层中大气电场的高度分布仍能较好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一种弱撞击交会条件的对接补加一体化机构.在机构设计上采用柔性杆实现软连接,刚性周边杆实现纠偏和刚性锁紧,阻尼装置吸收对接碰撞能量,并采用可浮动的气/液耦合和电气接口进一步实现高精度的气/液/电路连接.采用拉格朗日分析力学建立飞行器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叠加法对碰撞过程柔性部件的变形进行描述,从而建立飞行器柔性对接动力学模型.多工况动力学仿真试验表面所设计的对接补加一体化机构可在0.25 m/s弱撞击速度范围,20 mm横向对接容差以及±5°角度容差范围内实现可靠对接.对接补加一体化装置完成样机研制,并在直线运动平台上完成对接性能和电路连接的多次试验,在专用补加系统上完成接口密封性和模拟推进剂传输试验.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重要途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尖端、最复杂的太空活动之一.由于载人航天具有极高风险,稍有闪失就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因此对载人航天产品无不提出了极高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悬吊式微重力环境模拟系统无法补偿人体下肢重力负荷的不足,设计了用于补偿人体下肢重力负荷的外骨骼系统。外骨骼系统采用被动重力补偿方法实现对下肢的重力补偿,能够对重力补偿水平进行调节控制。根据重力补偿原理,采用刚度矩阵法,对重力补偿设计公式进行推导,建立弹簧参数与系统几何惯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重力补偿对人体下肢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ADAMS软件对下肢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外骨骼系统重力补偿原理和设计公式的正确性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透平内部非稳态流动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梓一  李文  张雪辉  陈海生 《推进技术》2019,40(10):2161-2174
为探究透平内部流场的非稳态特性及其演变特征,通过归纳国内外透平内部流动的试验研究,回顾了轴流透平、向心透平采用的试验方法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试验方案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轴流式透平与平面叶栅的试验数量较多,试验的压力温度较低;向心式透平试验研究还比较少,并且试验多处于高温高压环境;随着接触式测量设备性能的大幅提升,其目前在透平非稳态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气动探针已经能够满足1×106Hz的高频采集要求;上游尾迹以及叶顶泄漏涡扰动下轴流式透平叶表附面层的转捩机制,以及向心式透平盘腔泄漏流与主流流场的非定常掺混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