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35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0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加强对评建工作的指导与督促,狠抓评建质量与评建任务的落实,强化对评建工作的领导。2.进一步开展学习、培训和动员,准确理解和把握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提高各级各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评建工作规范化建设。3.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建设。4.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争取各方支持。  相似文献   
142.
2001年7月6日,笔者参加了由Sirroco公司和罗·罗公司举办的Tu204-120飞机的产品介绍会。Tu204-120是由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和AVIASTAR制造厂共同设计制造的150-200座级的双发窄体中型民用运输机。该机总长46.138米,高13.929米,翼展长度为41.728米,适合于中距离航程运输。 提起俄制飞机,人们恐怕会立即联想起前不久在俄境内失事的Tu154。确实,与大名鼎鼎的波音、空客系列飞机相比,俄制飞机在世人心中的印象似乎不是太深,特别是在近几年,俄制飞机的较高的事…  相似文献   
143.
写在前面     
从1963年发射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Syncom算起,卫星通信已经历了三十一年的历程,取得了很大发展。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仅39kg,有一个转发器,接收电视需用天线直径达30m的地球站。今天,一颗卫星有48个转发器,卫星重达4215kg,用1m天线就可以接收卫星电视。目前有250多颗卫星、3200多个转发器在轨工作。卫星通信已使世界通信发生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4.
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了。这表明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经济,振兴航空。今年初,在总公司召开的第一次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上确定了航空工业腾飞计划,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描绘了壮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45.
在2005年9月25日晚18时30分左右,大连地区上空出现了一个光芒耀眼的不明飞行物。许多市民纷纷给报社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发现。记者为了弄清真相,便给我打来电话,并告诉了目击者的姓名及电话。随即,我对这些目击者进行了调查。第一位被调查者是家住大连旅顺口区姜家村一队的葛焕青  相似文献   
146.
147.
部党组最近指出,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航空工业面临着“四个转变”,即由单一军品结构转向军民结合的生产结构;由仿制过渡到自行研制;由主要供应国内转为内供外销相结合,由单纯行政管理方法改革为同时采用经济  相似文献   
148.
刚刚走过55年光辉历程的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9.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年来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0.
在今年58届IATA年会期间,罗-罗公司召开了一个“罗-罗与中国在航空工业合作的机遇”新闻发布会,由罗-罗航空公司业务总裁查尔斯·卡丁顿(下图左)向与会记者介绍了罗-罗公司民用发动机业务近年来的业绩以及罗-罗公司与中国长期合作的成果,同时表达了罗-罗公司将以积极的姿态关注中国的新支线ARJ21计划,本文根据发布会内容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