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373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91.
导出一协变速度动量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避免曲率源项或各附加力项的存在,该协变速度周围邻域内皆取与之平行的速度分量。采用SIMPLER算法对带有气膜出流的内冲击复合冷却叶片进行了共轭传热计算,揭示了其流动的特征,给出了叶片内外表面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592.
采用新型基准流场的高超内收缩进气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新型变中心体基准流场具有压缩效率高、反射激波弱的优点,采用该基准流场设计了矩形转圆形内收缩进气道,在设计点马赫数Ma=6.0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中得到了进气道压缩面的沿程压力分布、隔离段出口皮托压分布等参数。通过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气道外压段的压力分布明显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内压段的压力分布具有两级爬升的特点,且压升较小,流场结构较好。由于内压段流场激波强度弱,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达0.518,并产生了52倍的增压比,其抗反压能力在144倍以上。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型变中心体基准流场能改善矩形转圆形内收缩进气道的内压段流场及隔离段流场,并能有效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  相似文献   
593.
民用飞机需要在各种包线中运行,比如高度速度包线、温度包线、重量重心包线、过载包线等,目的是保证飞机合理、经济地安全运营。主要对重量包线中的最小重量进行分析研究,从对飞行品质的影响方面来研究最小重量的适航符合性。给出了最小重量分析取证的流程和思路,以及最小重量的适航验证方案。  相似文献   
594.
针对传统质量质心测试方法测试精度相对不高、系统容错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冗余质量质心测试方法。该方法对测量单元进行在线标定,软件根据传感器测量值自动选择标定系数,对系统进行质量和质心修正,从而消除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根据精测的产品安装误差,软件自动进行质心测试结果的补偿,降低被测件安装的横移和偏斜影响,进而提高质量和质心的测量精度;通过硬件系统的备份设计和软件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系统交叉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后,经实测验证,系统的质量测量误差优于0.05%,质心测量误差±1mm,且冗余切换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95.
聚铝碳硅烷(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是制备近化学计量比Si C(Al)纤维的关键步骤。而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的氧含量控制是关键问题。采用实时测量设备对连续PACS纤维预氧化过程进行跟踪,用分段积分方法对PACS纤维进行非等温动力学模拟;利用实时测量数据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可以预测PACS纤维预氧化增重。本文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聚碳硅烷(PCS)纤维和PACS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氧化条件下,两种纤维均在Si—H键反应程度为40%时出现凝胶点,反应后凝胶含量均达到100%,其氧含量分别为9.9wt%和14.7wt%;PACS纤维的Si—H键反应程度和增重均比PCS纤维低。利用实时增重数据,用Matlab的Lsqnonlin函数进行求解预氧化动力学方程,得到PACS的预氧化活化能为62.2 k J/mol,模型可准确的预测其预氧化过程中的增重率变化。  相似文献   
596.
对钛合金前处理工艺、镀液配方及镀后处理进行研究,发现钛合金在进行喷砂、活化、预镀镍、化学镀及热处理后,可获得耐磨性较好、结合力良好的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97.
铝合金热冲压工艺可用于一次性成形形状复杂的零件.本文以热冲压某铝合金大尺寸板件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热冲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厚度分布变化情况.冲压过程中,极限应力应变值由凸模圆角处转移到零件侧壁区.冲压成形后,厚度最小值也在侧壁区附件,与应力应变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而对铝合金热冲压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为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98.
本文设计了一种环排式塞式喷管,通过求解N-S雷诺平均方程组,对在不同环境压强情况下该塞式喷管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采用单方程和双方程两种紊流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用适当选取混合长度的单方程模型与双方程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塞式喷管基本上体现了塞式喷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599.
以三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水解和催化加氢三步反应,合成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单体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DHC)。研究了各中间体和单体合成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各步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合成的各中间体和单体采用元素分析(E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1H NMR)、碳核磁(13C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各中间体和单体均达到预定要求,纯度和收率较高。研制了一套单体防氧化分离Pd/C过滤装置,实现了Pd/C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解决了单体易氧化、Pd/C易失活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00.
黄老师 :《航空史研究》2 0 0 0年第 2期 (即 6 9期 )已收到 ,这期内容很丰富 ,上面有一篇张汝火英同志的“回忆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讨会 (ASC)”一文 ,因我当年也是该会会员 ,故倍感亲切。详阅该文后 ,本着为史实负责的态度 ,对有一处提出疑问 ,即 :第 30页左栏第 1 8行起的一段中舱身橡筋动力模型第一名究竟是谁 (张汝火英 Vs王学让 ) ?创记录的留空时间究竟是多少 (1 1分 45秒 Vs1 1分 5 2秒 ) ?我当时在现场与王学让在一起 ,目睹他的舱身橡筋动力航模起飞、盘旋上升、滑翔、遇上升气液、再缓慢盘旋、在高空滑翔、远飞出视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