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织女-3探空火箭飞行试验与地面试验的主发动机喉径不同。提出了用辨识仿真方法提供弹道计算所需的推力数据。利用唯一的一发有效地面实验数据,以系统辨识法确定发动机工作时推进剂的基础燃速、沿金属丝燃速、综合因子和喉径的变化规律;再确定喷管效率;最后用内弹道计算和性能计算方法确定飞行发动机的地面推力数据。飞行试验表明,计算弹道与飞行试验弹道相吻合。  相似文献   
382.
复约束方法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结构特征值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齿轮结构的循环对称性,以仅含有一个完整轮齿的扇形子结构作为齿轮有限元计算模型,用计算循环对称结构特征值问题的复约束方法,通过求解一个扇形子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得到整个齿轮结构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了4个不同参数齿轮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实验结构数据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证明复约束法既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所需内存和机时,又可建立包含轮齿和轮体在内的计算模型,保证了齿轮结构特征值问题计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83.
高能固体推进剂燃烧转爆轰(DDT)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安全性为背景,从高能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简称DDT)危险性、燃烧转爆轰机理和燃烧转爆轰的模拟三方面对该问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DDT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动态压缩现象、压缩燃烧和热点形成机理,以及DDT建模中的本构关系和封闭问题,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4.
建立了位移激励下的螺旋锥齿轮振动研齿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推导出考虑摩擦的轮齿斜碰撞前后状态间的局部映射关系式,得到了螺旋锥齿轮振动研齿系统的Lyapunov指数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运用相图、Poincaré映射图、Lyapunov指数和系统分叉图,分析了研齿系统随激励参数变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随激励幅值的增大,研齿系统由单边碰撞状态经倍周期分叉进入混沌,并在混沌状态中有周期窗口的出现.继续增大激励幅值,系统进入了双边碰撞状态.   相似文献   
385.
对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法(ICVI)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利用声发射(AE)技术对热处理前后C/SiC试样拉伸过程声发射累积能量进行分析,通过SEM进行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界面层较薄的C/SiC试样经1 500℃热处理后拉伸强度与初始强度相近,经1 700和1 900℃热处理后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其断裂应变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大幅提高,弹性模量却呈现下降趋势;界面层较厚的C/SiC试样经1 500和1 700℃热处理后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裂应变显著提高,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经1 900℃热处理后拉伸强度和断裂应变开始下降,而弹性模量变化较小。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SiC的韧性,在拉伸过程中的断裂功和声发射累积能量均显著增加。界面层较薄的C/SiC断裂模式从脆性逐渐向韧性转变,而界面层较厚的C/SiC热处理后韧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86.
大规模固体微推力器阵列点火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固体微型推力器阵列应用于姿轨控,需要对点火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点火电路在姿态、轨道控制上的应用问题;设计了适用于大规模阵列的驱动电路,通断可控,能够满足点火需要;研究了点火延迟时间以及单次多组点火的间隔时间,当点火功率为2 W时,点火延迟时间经测试最大为7.6 ms,而点火间隔时间经测试最小为50μs。经过综合测试实验,点火成功率能够达到100%,验证了点火系统相关模块的可靠性和匹配性;经过控制仿真,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满足卫星姿轨控需要。  相似文献   
387.
故障注入是一种基于试验的测评方法,是飞行器综合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故障注入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故障注入的各种实现方法在飞行器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故障注入技术在飞行器结构、防热、液压、机械等非电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8.
飞机结冰威胁飞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记录结冰动态过程及测量表面温度变化对比研究了布置在NACA0012翼型上的等离子体激励、电阻丝电热及石墨烯电热在结冰风洞中的防冰性能。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等离子体激励和石墨烯电热均能有效地实现防冰,而电阻丝电热在无热源区域无法完全预防结冰。红外测量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后表面最高温度低于其他2种方法。然而,由于其均匀的加热特性,整个加热表面的最低温度保持在0℃以上,足以防止结冰。对于等离子体激励和电阻丝电热,二者表面的温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通过散热性能对比,等离子体激励要高于电阻丝电热。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在近壁面气体放电直接加热激励器周围的来流冷空气与过冷水滴,而电阻丝加热对绝缘介质的热传导性能差,无法有效增加周围热量致使容易在无热源区域结冰。  相似文献   
389.
为准确预测稀薄过渡区逆向射流对稀薄大气的干扰流动特征,本文采用直接蒙特卡洛算法(DSMC),在自由流马赫数为7的情况下,对稀薄流中逆向射流干扰下的高超声速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了60~90 km高度的典型大气环境,研究了压比和自由流克努森数对压力、剪切力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逆向射流改变了流场结构,且具有明显的热防护性能,但减阻效果不明显。逆向射流对高超声速稀薄来流的影响随压比的增加明显增强,形成的马赫盘大小也随之增加。高度的增加伴随稀薄效应不断增强,自由流克努森数增大,导致弓形激波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壁面处的回流区范围不断减小至消失。这项研究初步揭示了稀薄流中逆向射流/高超声速流动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90.
李舟波  方蜀州 《宇航学报》2022,43(11):1466-1478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不规则缝隙的构型特征,将其简化为梯形缝隙模型;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对高超声速稀薄流中的缝隙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的缝隙壁面倾角对流场结构以及壁面参数的影响,为航天器结构设计以及热防护设计提供了数值支持。结果表明:改变倾角会改变流场结构,当倾角减小时,外部流场会更深入缝隙内部,使得缝隙内流场和表面的气动参数增强,且倾角越小,影响的程度越深。同时,倾角减小也会减小缝隙内的旋涡强度,当倾角小于30°时,缝隙内的旋涡区域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