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951篇
航天技术   117篇
综合类   158篇
航天   2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针对销钉快卸锁使用中暴露出的互换性差、可靠性不高、性能指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开展新型航空销钉快卸锁的标准化研制,将标准化与产品研制同步,丰富了产品种类,固化了产品性能指标,有效提高了销钉快卸锁的通用性,还通过试验验证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水平,满足了各型飞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882.
多旋翼无人机流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多旋翼无人机编队飞行时避开单机产生的流场干扰较大的区域,通过CFD仿真软件对多旋翼无人机流场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模型参数,分析了当多旋翼无人机处于悬停状态时的流场特点,并通过试验获取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仿真分析了不同速度下的水平飞行以及上升和下降时多旋翼无人机周围流场的特点。根据对流场的分析,确定不同位置上无人机所受到的气动干扰情况,为更合理地设计编队队形,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编队整体机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3.
正高密度客舱提高航空公司运营效益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为此,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在充分利用客舱空间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如客舱和舱门的重新布局、内饰和座椅的创新设计等,并通过引进VR娱乐系统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乘客的飞行体验。今年4月10-12日在汉堡展览中心举办的飞机内饰博览会上出现了一个口号——"让微小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反映了当前飞机制造商和各类客舱设备供应商的一个共同理想,即设法使客舱的每一寸空间都能带来收益。当然,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应对客舱密集化和航空旅行商品化两大趋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884.
为了解决目前筛选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极易出错的问题,采用NI Lab VIEW软件编程控制外接程控电源,设计了某航空电源控制器筛选自动测控系统。该系统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单台产品的试验效率,有效解决了直流航空电源控制器开环筛选试验中存在的激磁电流难以稳定实时调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5.
韦常柱  琚啸哲  徐大富  吴荣  崔乃刚 《航空学报》2019,40(7):322782-322782
针对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返回全程非线性、高动态、强扰动、多约束条件下的精确着陆问题,开展适应各飞行段任务特性和需求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分析返回全剖面各飞行段的特点及对制导控制的需求,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经典制导控制方法给出可行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并针对其不足分别设计修航段基于剩余时间估计和几何关系目标点自适应更新的双层迭代制导、返回末段多约束自适应制导和返回全程自抗扰控制器,构建了自适应强抗扰新型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通过对比分析经典制导控制方案和新型制导控制方案在小偏差/扰动和大偏差/扰动两种条件下的飞行状态,验证了新型制导控制方案下更高的着陆精度、更强的适应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886.
人员搭配规则是国内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派遣问题中最复杂的一项,为优化机组排班质量,提高人员满意度,保障飞行安全,针对国内机组搭配特点,创建考虑机组人员派遣公平性的指派模型,设计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以某航司客舱机组派遣月计划为例进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优的解决方案,满足人员排班的现实业务要求,为解决考虑复杂人员搭配规则的机组人员派遣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智能化机组排班产品在中国航空公司的落地。  相似文献   
887.
<正>2022年5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还特别要求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的思想,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相似文献   
888.
球体零件是某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某一球阀的核心零件,它具有高形位公差要求、形状不规则、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给实际的加工生产带来极大难度,该零件被列入某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通过反复试加工与参数摸索,在充分了解铝材质球体零件结构特点及加工难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工艺流程方法,并依据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分别穿插进行不同热处理以达到消除粗加工去除大余量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加工应力与稳定零件尺寸的目的,最后采用自制辅助工装夹具、刀具选择以及优化切削参数等措施,成功生产出一批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精密球体零件,装配该球体零件的球阀顺利通过热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889.
徐国武  李齐  周伟江 《宇航学报》2018,39(9):953-959
为便于火星着陆器抛背罩安全性仿真,针对火星着陆器简化外形开展了背罩分离的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的气动效应,获得了着陆平台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随分离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分离瞬间,由于着陆平台嵌入背罩内部,它们之间的压力接近驻点压力,随着分离间距的增加,背罩与着陆平台之间的压力逐渐由接近驻点压力慢慢过渡到接近底部绕流压力,至分离间距为0.1倍大底直径后,背罩一直处于着陆平台的底部绕流区。分离间距为0~0.06倍大底直径时,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大于着陆平台,容易分离;分离间距为0.06~6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的轴向力系数大于背罩,存在分离后重新结合并发生碰撞的危险,且在分离间距为1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由于回流作用而产生的吸力达到峰值,此时发生碰撞的危险系数最大;分离间距超过6倍大底直径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再次超越着陆平台,可以确保抛背罩安全分离。  相似文献   
890.
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埋入式进气道总压恢复系统数低、畸变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扰流器对埋入式进气道进行流场控制的方案。通过吹风实验,分析了扰流器的轴向位置、长度、高度、安装角、数目等对埋入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场控制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和降低流场畸变,总压恢复σ可提高 3.5%以上,流场畸变指数 Δσ可降低 5.4 2 %以上,使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达到可应用的水平,为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