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5篇
综合类   28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飞行器振动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过去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主要研究弹性飞机在外载荷(力、运动)作用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进了飞行器结构变形对气动力的影响,发展成为气动弹性力学。现在又引进自动控制技术,不仅考虑了结构变形与空气动力的耦合,而且考虑结构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耦合,发展成为受控气动弹性力学,或受控结构动力学。接着介绍了开环飞机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正问题、逆问题两大类。把已知输入(力、运动)加到已经估算出来的数学模型(如通过有限元素法求得)上,求得所需要的输出,叫做正问题。逆问题之一叫模态识别(或参数识别),即把已知输入加到飞行器上,通过实验测得输出,从而求出数学模型。另一是载荷识别,即根据算出或识别出来的数学模型,和在实际工作情况下测得的输出来确定输入。 本文最后在强调研究飞行器振动问题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振动环境问题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学习典型大型旅客机的着陆冲击响应的初步小结。重点放在1)如何将随机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2)如何简化计算模型。3)如何建立运动方程组(附录一)。4)运算过程中的判别条件。5)如何使用计算结果,并涉及如何理解有关强度规范的问题。典型算例的数字结果只能作参考。与NACA TR1154比较,本文多考虑了机轮起转,起落架弹性回弹(纵向弯曲振动)等重要因素,从而能对理介当前英美强度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粘性阻尼线性系统的振动问题。阐述了复模态理论,分析了系统自由振动在复特征向量空间内的特性。并用状态空间法讨论了系统的脉冲响应矩阵和传递函数矩阵,分析了它们的响应特性和共振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介绍振动系统参数识别技术的由来入手,结合南航振动研究室近几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对参数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各种识别方法及其实施技术、识别数据的检验等主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并对它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含非线性联接的组合结构动态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岩  李岳锋  张阿舟 《航空学报》1989,10(11):545-552
 本文研究由非线性隔振器耦联线性子结构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动响应预估。基于实测子结构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组合结构的对接边界积分型动力学方程;找到了将其转化为标准常微分方程组的途径;用实验考核了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薄板的二元问题的基本方程是式中k_1,k_2是二个无因次的结构常数,取决于各组成构件的尺寸的相对比例。 (22)的全解是: 这样,所有已知的各向同性均匀薄板的解就提供了相应的加强薄板的解。如何寻找某特定条件的解的考虑因素与解各向同性均匀薄板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连续质量有限元素法研究了具有轴向力的梁元素。推导了均匀轴力作用下均匀梁元素的动刚度矩降和传递矩降。对受轴力作用的简支-简支梁的固有频率作了计算,得到与解析解完全一致的结果。并将所得的结果应用于离心力场中的铰支-自由梁的固有特性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飞机在飞行中,由于气动力作用,机翼要承受外载荷而在桃翼结构内产生剪力,弯矩和扭矩,迫使机翼在垂直和平行于机翼平面内弯曲,并绕自己的轴线扭转,而产生相应的变形。机翼受力构件的任多,就是要能承受这些内力的作用而不致产生过度的变形。也就是说机翼的受力构件要能够在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务件下,把外载荷胜利的传递到机身(支持结构)上去。机翼构造中参加这项任努的构件称主要受力构件;把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叙述了柔框机身的定义及其计算摸型和分析方法。着重介绍桁樑扩散问题和大开口问题。指出结构安排的合理途径和存在问题。繁琐的文字推导和数字计算方法,未作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为了在“飞机强度计算”课程中,逐步引进最轻重量设计的概念,在讲许用应力时,采用承受轴向压力的薄壁无缝管子作为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讲授以后,应同学们的要求,整理出这样一篇教学补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