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69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雷达射频掩护信号分析及对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雷达采用射频掩护信号对抗有源干扰机.分析射频掩护信号的产生机理和工作波形,以及射频掩护信号对雷达有源干扰机中测频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数字射频存储器及脉冲行波管发射机的影响,从而给出雷达有源干扰机对抗射频掩护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张进 《国际航空》2012,(1):40-41
去年11月15日,法国物理学家克劳德·科恩一坦诺奇(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来华期间,向中航工业员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在原子与量子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成果。1997年他和朱棣文、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一起凭借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研究成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93.
简要分析了导弹武器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字+半实物相结合的仿真手段,在内场构建逼真的导弹武器战场动态电磁环境的基本方法。以导弹武器抗干扰性能半实物仿真试验为例,探讨了基于此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组成及仿真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94.
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进  胡明华  张晨 《航空学报》2009,30(11):2132-2142
 空中交通管理(ATM)领域不断更替的新概念与新技术对准确认识ATM底层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愈加多元的需求,其中复杂性研究作为基本问题之一,由于贯穿ATM的各个层面而成为认识系统涌现的重要线索。不断发展的复杂性科学更是从方法论上给予了ATM研究者理论支持,使得复杂性研究复兴成为欧美空管机构研究者的热点论题。针对ATM领域的复杂性研究尚未形成明晰体系之现状,本文尝试理清以往工作的范畴与框架,并重点介绍了关于动态密度、交通无序性、交通流扰动分析和空域复杂系统建模方面的理论成果,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5.
张进 《国际航空》2010,(6):26-26,28
在5月12—13日召开的"2010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来自政府、国际行业协会及民航企业的39位嘉宾围绕"迎接全球民航业的新时代"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其中,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未来市场预期、绿色航空要求与新技术的应用等都是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支线和公务航空的迅猛发展势头也被业界所看好。  相似文献   
96.
最近两个月,莫托罗拉(Motorola)公司再次为其宏伟的铱系统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鉴于铱系统需高达33.7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和近10年内不可能产生较大的收益,许多通信公司对铱系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铱系统的66颗低轨道小卫星组成的星  相似文献   
97.
针对安装在超临界翼型后部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减阻问题,先用风洞实验测出微型涡流发生器对超临界翼型升阻特性的影响,然后采用RANS方程和κ-ε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安装在超临界翼型后部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减阻原因。研究发现:微型涡流发生器使下游近壁面处低能气体向上卷起与外层高能气体掺混,近壁面平均湍动能增加、翼型后部脉动压强增大,压差阻力减小;湍流应力由速度梯度、湍流粘性系数和脉动压强共同决定,虽然气流掺混,弦向速度法向梯度减小、湍流粘性系数减小,但展向速度法向梯度和脉动压强增大,湍流应力增大,摩擦阻力增大;微型涡流发生器尺寸很小,完全浸没于附面层内,仅掺混与它高度相当的附面层内流体,对附面层厚度影响小,对翼型升力影响小。  相似文献   
98.
控制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涡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超临界翼型附面层分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微型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和安装偏角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梯形涡流发生器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控制主要起减阻作用;其弦向最佳位置在分离线前约4倍涡流发生器高度之间;最佳安装角为35°。  相似文献   
99.
由于测量-规划-执行闭环过程的引入,交会远距离导引段的导航执行误差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一个实际的远距离导引任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安排数值试验,通过离差平方和评估误差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推进剂消耗的主要误差源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而影响终端相对位置速度的主要误差源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小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用跨音速面积律对某翼身融合体进行修形设计,并通过三维欧拉方程对修形前、后的融合体气动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在计算的马赫数范围内0.8≤M≤2.0,采用跨音速面积律进行优化设计能达到增升减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