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技术开发与验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在轨航天器,"国际空间站"(ISS)已实现连续有人驻留超过15年,并在空间应用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际空间站"研究能力可能带来新的探索机遇、促进商业发展并对教育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国际空间站"已在人体学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教育等六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开发领域的应用是其重点。由于美国对"国际空间站"应用的组织管理、项目规划和实施最为系统,因此本文以美国为主,介绍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2.
探月飞船预测-校正再入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的探月飞船再入制导律设计问题,采用一种数值预测一校正的预测制导法,分析了飞船配平攻角的飞行特性,建立了再入三自由度运动方程。进而详细介绍了预测一校正及其纵向、横向制导律的基本原理。通过标准初始状态、有误差初始状态两种条件下的仿真分析,表明这种预测一校正制导律在满足各种约束的条件下,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而且对初始误差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应付再入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正货运飞船是执行向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运送货物等任务的航天器。货运飞船拥有较大的货舱体积,可比载人飞船携带更多的货物,主要用途是向地外空间定期补给食品、燃料、仪器设备等物资,协助提升空间站轨道等。货运飞船主要有一次性使用货运飞船和可重复使用货运飞船2种类型。苏联/俄罗斯在"联盟"(Soyuz)载人飞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进步"(Progress)系列货运飞船;美国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轨道-ATK公司分别研发了"龙"(Dragon)和"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欧洲研发了5艘  相似文献   
24.
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蕊 《航天器工程》2011,20(6):86-93
研究了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之后,实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将依靠商业运输器实现"国际空间站"的乘员和货物运输,以缩短"后航天飞机"时代(航天飞机退役后)运输的断档期。美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包括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商业再补给服务(CRS)计划和商业乘员开发(CCDev)计划...  相似文献   
25.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5日06:21,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完成代号为STS-131的飞行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131次飞行,也是发现号的第38次飞行.此后,发现号还将完成最后一次任务--STS-133.  相似文献   
26.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5日06:21,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完成代号为STS-131的飞行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131次飞行,也是发现号的第38次飞行。此后,发现号还将完成最后一次任务—STS-133。  相似文献   
27.
正2018年3月,NASA按照《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空间站过渡报告》,报告讨论了近地轨道商业市场发展以及今后NASA将逐步转变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企业的用户等问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领地。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进入空间以及开展空间活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ATK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28.
张蕊 《国际太空》2011,(5):26-30
美国的交会对接(RVD)故障较少,在航天飞机使用以前只发生过2次交会对接故障,一次是双子星座-9飞船与“阿金纳”目标飞行器(“阿金纳”火箭第3级)对接时发生故障,另一次是在阿波罗-14飞船自身掉头对接过程中发生的故障。  相似文献   
29.
张蕊 《国际太空》2013,(7):59-64
目前,"国际空间站"(ISS)应用主要集中在6个领域,分别是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人体研究、教育活动与推广、地球与空间科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其中教育活动和推广作为重要的新兴应用领域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形象的科普宣传推广平台,增进了世界各地的学  相似文献   
30.
对单级入轨运载器气动布局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翼身融合体气动布局,并进行了布局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布局在Ma=6的时候,最大升阻比Kmax可以达到3.755,从高速到低速都能维持在4左右。通过与已有乘波体方案的对比,表明新设计的翼身融合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气动布局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