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航空   1714篇
航天技术   375篇
综合类   220篇
航天   58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1995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民航科技大会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科教兴业”战略。“科教兴业”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出民航敢于抓住发展机遇的气魄和胆识。为实施这一战略,全民航都在为促进科教事业的进步扎扎实实地工作。但是,民航实施“科教兴业”战略必须高屋建机,抓住关键。本文对此试作初浅探析。一、基本指针——牢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侦方针不动把马克思主义历来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更是把科…  相似文献   
953.
主要针对在间断照射条件下半主动雷达寻的导引头回波灵敏度的变化、导引头能正常工作的间断照射的时序安排、无线电修正指令的作用等几个导引头设计中必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在理想情况下适应间断照射导引头的回波灵敏度作出了理论估算,给出了导弹初始工作和末段工作时所需的间断频率。  相似文献   
954.
王应飞  张万福  潘渤  李春 《航空学报》2020,41(11):123782-123782
建立了交错式迷宫密封数值分析模型,并通过基于微元理论的密封动力特性系数理论识别方法研究了转子倾斜对密封动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倾斜可降低交错式迷宫密封泄漏量,倾斜角为0.6°时泄漏量降低约2.5%,且进出口压比越大,效果越显著;转子倾斜带来的交错式密封腔室几何形状与齿径向间隙变化使得腔室在周向存在压力分布不均,且随倾斜角增加而增大;密封各腔室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规律不同,与交错式迷宫密封腔室的几何特性有关,密封腔室进口靠近转子、出口远离转子的腔室局部出现逆转动方向的速度场,能提高密封系统稳定性,而密封腔室进口远离转子、出口靠近转子的腔室则降低系统稳定性;整个密封段的有效阻尼随倾斜角增大而增大,转子在密封段中心倾斜不会降低交错式迷宫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5.
张熇  郭璠  于洋  孙启臣  赵曾  金敬福  吕雷 《宇航学报》2022,43(11):1575-1586
为研究小行星星壤在低速侵入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利用落塔实验舱构建微重力环境,制备典型的无黏性星壤模拟物,利用恒速加载方式模拟采样器等装置侵入星壤的过程,测量了模拟物的承载强度和边界应力随沉降深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模拟物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微重力下星壤的承载能力较地球重力环境下大大降低,其响应特性更接近于流体,且与侵入速度、星壤孔隙率、颗粒粒径级配、侵入体尺寸等因素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小行星表面着陆和采样装置的设计与验证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实现立方星在轨飞行与变轨,基于模块化推进器系统提出混合控制策略实现微小卫星轨道持续变化任务需求。首先,针对多单元立方星单一主推进器的结构部署,基于高斯变分方程采用连续低推进力实现轨道机动变化。为了实现对立方星主推进器的指向调整,基于姿态动力学模型利用PD连续姿态控制求得所需扭矩,实现对立方星的指向角和指向角速度调节。针对配置的微脉冲等离子推进器(μ-PPT)不连续的特点,通过搜寻μ PPT最优脉冲序列组合获得实际扭矩,满足对外部干扰的持续补偿以及立方星的姿态稳定和指向调整操作需求。此外,引入姿态误差敏感度阈值,使姿态控制器在能够提高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减少μ-PPT消耗。最后,通过对3U立方星在轨飞行与变轨的具体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微推进器系统的混合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立方星轨道机动变化需求。  相似文献   
957.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闭式布莱顿循环凭借高热效率、高紧凑性和高经济-环保性等优势,已成为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优势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循环总体热力、超临界工质叶轮机、紧凑高效换热器、控制及储热等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工程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析表明,循环总体热力设计阶段应涵盖部件低维性能分析,以评估部件性能指标的可实现性,并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性能、紧凑性、经济性等指标。工质的剧烈物性变化导致叶轮机与换热器内部特殊流动与换热机理,需发展充分考虑工质特殊物性影响的叶轮机和紧凑换热器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机器深度学习相结合构建不同工质叶轮机相似方法,可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叶轮机气动性能试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此外,鲁棒高效的控制策略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有效可靠调控,而集成新型介质储热技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系统将为高温光热发电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8.
为消除起飞时间误差以及飞行过程中各种干扰对无人飞行器到达指定地点时间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片段树的快速四维航迹规划方法.结合现代无人飞行器特点,利用改进的稀疏A*算法,生成遍布规划空间的航迹片段树,根据指定目标位置直接从航迹片段树中寻求最优叶节点,通过回溯及速度优化设置,快速获得能消除各种时间误差的飞行航迹.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快速完成四维航迹规划,满足飞行器按指定时间达到指定地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9.
2013年11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采用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音译为“马文”)探测器。目前,探测器太阳翼已成功展开,飞向火星,预计2014年9月到达火星。
  “马文”探测器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探测器,预计工作时间为1年,探测目的是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电离层以及与太阳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研究长期以来某些从火星大气挥发到太空中的易挥发物质的作用,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等,从而研究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火星的可居住性等。
  “马文”项目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整个项目耗资6.71亿美元。  相似文献   
960.
介绍了一种测量推进剂火焰温度的新方法,即三基色测量法(PCM)。采用三基色测量法测试了S-GAP推进剂(以HMX为氧化剂)的燃烧火焰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的压强增加,S-GAP火焰区更接近燃烧表面;随着推进剂中HMX的增加,暗区变薄。S-GAP推进剂的火焰温度分布呈等温线形式,1 MPa下火焰温度范围为970~1 600℃,当压强增大为3MPa时,火焰温度范围为1 200~2 200℃。PCM法与热电偶方法测量的最高燃烧火焰温度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