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航空   1743篇
航天技术   412篇
综合类   304篇
航天   6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针对典型飞行马赫数Ma=8~10高超声速飞行器/超燃冲发动机一体化构型,建立了飞/发性能一体化模型,可以快速评估飞行器气动力、发动机性能和飞行任务性能。对比了在起始推重比为0.3、0.4、0.5和0.6下的飞行器飞行性能,以燃料消耗最小为目标,基于飞/发性能一体化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得到了该飞行器的最优起始推重比为0.422。给出了Ma=8~10飞行器/发动机的概念方案总体参数,在载荷质量为1 000 kg下,飞行器总质量为5 943 kg,发动机推力为2 505 daN。该飞行器在攻角范围为4.1°~3.8°下总的飞行时间为489 s,飞行距离为1 360 km。  相似文献   
822.
末制导雷达测控系统与检测接口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末制导雷达测控系统的发展,指出末制导雷达检测接口对测控系统的重要性。在分析现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检测接口状况以及接口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末制导雷达检测接口标准化思想,并给出了一种能够覆盖我海军所有现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检测接口而且可扩展的末制导雷达通用检测接口。  相似文献   
823.
基于目标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马氏距离的性质,利用目标的一维距离像,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对雷达回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目标的一维距离像,计算其马氏距离,得到目标的稳定特征向量,根据相关算法进行目标识别.三种不同类型飞机回波的实测数据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4.
基于DCS机理的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国内民用机场供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采用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实现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根据DCS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思想,系统在结构上划分为3级:现场设备级、直接控制级和监控管理级.概述了每一级的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的组成及开发.本方案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825.
中国深空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自古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太空、探索地球以外的物质,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宇宙的目光越来越远;而探索更深更广的太空,则成为了现代人类航天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向。深空探测主要包括对月球的探测、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和行星际探测三大方面。深空探测对人类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历史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积极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具有…  相似文献   
826.
张柁  宋鹏飞  尹伟  杜星  任鹏 《航空学报》2022,(6):506-518
某工程襟缝翼运动机构疲劳试验采用大后退量、三段式(前襟、主襟、后襟)富勒襟翼结构,翼面运动为平动和转动的空间复合运动形式,具有多段重叠面积大、偏转速率变化大、剖面轨迹差异大等特点,使翼面运动过程中始终垂直于翼面的交变载荷同步精准施加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首次研发了一套空间复杂运动增升结构随动加载系统,包括翼面偏转、随动机构及协调加载等多套控制系统,涉及角度、位移、载荷、速度等多个控制参量,通过多系统多参量耦合同步控制技术,实现了翼面偏转自主控制及翼面交变载荷精准施加,保证了翼面加载点作动筒方向、载荷、翼面偏转角度实时协调同步,确保了翼面偏转全过程随动加载。测试结果显示:翼面运动过程载荷动态误差小于3%,此随动加载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7.
安全性是无人机自组网路由协议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针对现有工作对分级路由协议中拓扑构建消息安全性防护的不足,本文针对分级无人机自组网的路由协议提出了一种拓扑构建消息的安全保护方案,该方案可以保证分级无人机自组网在拓扑建立过程中节点间交互消息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完整性遭到破坏的信息被用于网络拓扑构建以及创建路由的过程中,提高...  相似文献   
828.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入口处多采用多级压缩构型,其诱导的激波/边界层干扰严重影响进气道效率和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因此对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流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在来流速度为Ma=2.0的风洞内,针对三种典型的双压缩拐角构型,开展了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调控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实验研究,并对激励流场的高速纹影图像进行了空间梯度阈值处理和均方根处理。结果显示,在激励的作用下两道分离激波的强度均减弱,验证了利用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控制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可行性。在分析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获得了在不同构型拐角的流场中前驱冲击波列和控制气泡的演化规律,结合控制效果的时序特征,最终揭示了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作用于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前驱控制和接续控制的接力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829.
根据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和帧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PN (Pseudo Noise)帧同步头的载波同步算法.首先在帧头捕获之后,接收端本地产生和接收帧头相一致的PN序列,根据帧头中的前后两个子序列的相关结果进行频率估计并矫正频率偏差,再根据PN相关峰进行相位纠正.该载波同步方案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的3种不同的帧头模式,并且适用于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模式的帧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仿真结果和分析.该同步方案具有同步速度快、抗噪声性能好、适合硬件实现等特点,并已应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硬件系统中.   相似文献   
830.
基于UML活动图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设计和生成系统工作流程的测试用例,引入测试大纲模型的概念,设计出从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活动图模型到测试大纲模型,再到测试用例模型的三级转换过程和一组消除活动图模型中的非结构化特征、将其转化为模块化的测试大纲模型,以及把并发子过程实例化为一组典型测试场景的基本规则.还研究了针对每一个输入操作,选择基本输入数据集,并将其赋予测试大纲模型之上,从而构造测试用例模型的方法,以及最终基于测试用例模型生成完备的测试用例集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