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绕大攻角翼型低速非定常流动的SUPG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既有良好稳定性又有较高精度的SUPG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求解涡量一流函数形式的不可压缩流NS方程组,模拟大攻角翼型在高Re数下几种典型情况的非定常绕流流场,同时验证了SUPG有限元方法在求解对流占优的二维非定常对流的-扩散方程时的有铲性。  相似文献   
42.
为同时保证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所需的低频和高频特性,在一般单神经元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的基础上,将转速信号引入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器,在不同转速段选择不同的学习速率以调节控制参数得到合适的磁悬浮轴承的刚度和阻尼.试验结果表明,变学习速率单神经元自适应...  相似文献   
43.
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转速范围较大,固定的控制参数很难同时保证系统所需的低频和高频特性。本文在一般单神经元PID控制的基础上,将转速信号引入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器,在不同转速段选择不同的学习速率以调节控制参数得到合适的磁悬浮轴承的刚度和阻尼。试验结果表明,变学习速率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能够明显减小转子在各阶临界转速时的振幅,有助于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4.
45.
赫鲁晓夫唬住了美国人1960年1月14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以《为了永久和平与友谊而裁军》为题发表演说,首次形成了国家核军事理论。该理论认定弹道导弹应在军事战略中占据中心位置,并应成为欧洲战争及有超级大国参加的战斗中的决定因素。赫鲁晓夫认为,新的战争将从使用核武器的大规模突袭开始。  相似文献   
46.
13日开始研制的P-16洲际导弹(SS-7)的第一次试验发射。当时,技术人员正在发射塔架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通常的准备工作,导弹燃料加注后没有迹象显示有任何不寻常之处。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提出Pr-Fe-B-Cu热压历程判据的计算式:f(T,ε)=T2211539.9lgε+18957488。判据认为:在变形温度≥1173K时,f(T,ε)>1,则热压磁体的其它峰强比较小,I(006)/I(105)≥0.60;I(006)/I(105)与变形量ε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I(006)/I(105)=0.983ε+0.465;分析了{105}成为主滑移系的原因。在T<1173K,f(T,ε)>1时,首次得到热压Pr-Fe-B-Cu的〔006〕织构,并讨论了〔006〕织构的形成原因。当f(T,ε)≤1,热压磁体均破断开裂,形成不完善的〔105〕织构。在热变形中,Pr2Fe14B均存在严重的点阵畸变、原子错位,热处理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小扰动位势流理论为基础,采用局部线化假设,建立了三维振动机翼的跨音速下洗积分方程;给出了跨-亚音速流核函数的计算方法;用推广的偶极子栅格法计算了矩形谐振动机翼上的非定常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非线性的跨-亚音速非定常流动,关于跨-超音速流动的数值解法,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三维机翼大迎角低速绕流及其带表面周期性吹吸气的流动控制,并探讨了非定常质量引射作为外激发手段对机翼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表明,在机翼前缘附近的小区域内施加周期性吹吸气进行流动控制,这类外激发手段对三维机翼的大迎角分离流动的控制是可行的,通过选择适当的控制参数,尤其是合适的周期性激振频率,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50.
罗克庄 《航空学报》1991,12(6):283-286
1.引言 在整个任务执行期间,要求资源卫星在一个复盖周期里的地面轨迹中心线与另一个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