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为探讨前后双扑翼微型飞行器产生推力的机理和变化规律,通过在动态网格上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前后双扑翼在不同水平距离、相位角、扑动频率和来流攻角下推力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总结出推力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为前后双扑翼微型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离心压气机流场的精细测量对深入理解内部流动特征极其重要。传统的接触式流场测量技术存在空间分辨率低、堵塞效应严重、测量位置单一等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先进离心压气机的测量需求。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LDV)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er,PIV)作为两种典型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非接触测量等特点,在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测量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梳理国内外LDV和PIV测速技术测量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应用现状,介绍了LDV和PIV测速技术在离心压气机内流场测试方面的应用进展,着眼于试验方案、试验细节和技术难点,结合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LDV和PIV测速技术在离心压气机内流场测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3.
针对月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量较小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蓄电池组无法满足月夜生存的需求。文章结合探测器开展月球探测的工作模式,分析其实施休眠唤醒在能源和温度两方面的约束条件,它们限制了探测器在轨休眠和唤醒的时刻。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包括休眠控制系统和唤醒控制系统的休眠唤醒电路,解决了探测器月夜生存的需求。电路测试波形显示,该电路可成功实现探测器的休眠和唤醒。在轨验证结果表明,探测器多次实现休眠唤醒,在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74.
5月16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28,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成功地试射了1枚轻型运载火箭.这枚火箭名为"洛克特"(即"呼啸号"),它成功地把两个外形、尺寸及重量与卫星相仿的模型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次试射成功是俄罗斯赫鲁尼切夫航天科学生产中心的科研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意味着"洛克特"已跻身为俄罗斯航天运载火箭家族的正式成员.  相似文献   
75.
六西格玛管理始于摩托罗拉公司,通用电气公司(GE)将它发扬光大,今天,全世界的经理人都在关注及学习这个创造了辉煌业绩的管理法宝。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与GE的合作,在20年的合作历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企业文化”,特别是“不断变革”的企业文化,是GE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这一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首推6σ。无怪乎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6σ已经彻底改变了通用电气公司,构建了公司经营的基因密码(DNA)。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GE的帮助下,西航于1999年进行了首期6σ管理培训,并首先应…  相似文献   
76.
多段柔性变体扑翼飞行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段柔性变体扑翼模仿海鸥翅膀的复杂运动.观察海鸥翅膀的运动周期,设计了包含慢频率扑动、展向折弯、弦向扭转和结构柔性变形的扑翼模型,并应用准定常方法计算气动力,为该扑翼飞行器设计提供依据.在CATIA和3DMAX中设计多段柔性变体扑翼机的三维模型和运动模拟,制作样机进行飞行试验,研究其平飞、爬升、偏航等飞行姿态,结果表明升力和推力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相较于原有扑翼飞行器,多段柔性变体扑翼飞行器可以慢频率扑动飞行,调整扑翼形状.   相似文献   
77.
悬停状态旋翼间干扰对四旋翼升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旋翼无人机旋翼间干扰对旋翼升力产生较大影响。建立考虑旋翼直径、弦长、变桨距、转速等因素的适用于四旋翼飞行器的等效盘模型。对该模型添加动量源,在Fluent中计算孤立单旋翼悬停状态下不同转速的旋翼升力,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等效盘模型的有效性。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和分析悬停状态时不同旋翼间距下旋翼间的相互干扰对四旋翼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旋翼间距越小,旋翼间干扰越强烈,升力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78.
在室内等卫星导航受限场景下,可采用MEMS惯性传感器对行人进行自主导航定位。采用MEMS惯性传感器的行人自主导航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步长估计的行人航位推算和基于零速修正的行人导航算法两种方式。首先介绍了两种方式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零速修正的行人导航算法,阐述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最后,对行人自主导航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9.
肖天航  昂海松 《航空学报》2009,30(7):1165-1175
 蜻蜓能通过改变前后翼间的相位实现对不同飞行姿态的控制。通过在动态非结构嵌套网格上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N-S)方程,数值模拟三维蜻蜓模型在悬停(前进比J=0)和中等前飞速度(J=0.3)两种状态下的流场,每种状态各计算0°~360°间隔30°的13个不同相位。考察气动力和气动功率随相位的变化关系以及前后翼间的气动干扰。结果发现,平均举力和平均气动功率随相位的变化呈U型分布,举力足够用于平衡重力,气动功率也符合蜻蜓真实飞行的统计数据。90°~270°的较宽相位范围内,两翼间的气动干扰较为强烈且比较稳定,该范围内能量消耗较小,功率最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蜻蜓翼具有特定相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0.
提出了一种将阵面推进法和半扭转弹簧法相结合的动网格生成方法。运用阵面推进法决定附面层动网格的运动规律,半扭转弹簧法生成附面层外的非结构动网格。使得算法能够同时适用于非定常粘性与非粘性空气动力学计算。文中对于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在非结构动态网格上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并用预处理的双时间步推进、隐式LU-SGS迭代,计算了二维NACA0012翼型俯仰简谐运动的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提供的结果吻合良好。此外,本文还对三维1/4椭圆薄板的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