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26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8年10月26日,GE传感与检测科技宣布推出Rhythm超声软件,这是Rhythm软件包中第一个专门用于超声波探伤的元件.  相似文献   
132.
□□2007年的世界航天活动总的来讲是比较顺利的,虽然也遇到一些挫折,但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尤其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发射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新型航天器,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美国继续领跑2007年,美国在人造地球卫星方面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如发射了分辨率达0·5m的全球观测-1(WorldView-1)商业遥感卫星和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WGS)卫星等。1·1人造地球卫星2月17日,美国5颗相同的“西弥斯”(THEMIS,又译作“磁亚暴事件历史进程与大规模交互作用”)微型卫星由德尔他-2(7925)火箭成功发射。这组卫星用于全方位研…  相似文献   
133.
据美国GigaOM网站报道,日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他们已经制成了包含142个碳纳米管晶体管的中央处理器芯片。碳纳米管能用于制造更小的晶体管,催生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的处理器。碳纳米管处理器的实现,意味着硅半导体之后,处理器的速度将更快,能效将更高。  相似文献   
134.
135.
敬告作者     
投稿要求1、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来稿确保不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2、来稿请用Microsoft word软件编辑,采用单倍行距,A4纸,5号字体,用附件的形式通过E-mail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hyxbbjb@126.con,以“投稿-作者-题目-日期”的格式作为文件的题目和发文的主题。3、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标出中图分类号。4、请给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职称、学位(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5、请给出邮寄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及时联系和论文刊发后的准确…  相似文献   
136.
编者的话     
湿度与水分是表征人类环境特征的重要参数,气体的测量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新型气湿敏材料、元件和传感器则是现代分析仪器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湿度、水分及气体的测量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气湿敏材料、元件、传感器的制作工艺、性能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7.
138.
长缨刺天,神箭腾飞,卫星飞驰,神舟遨游,中国航天走过了50年艰苦曲折、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9.
2006年的世界航天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的世界航天活动比较平稳.其中美国、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一些亮点,尤其是美国航天飞机恢复建造"国际空间站"、第1位太空女游客上天和欧洲斯玛特-1探测器撞月等活动,在全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俄罗斯和印度的航天活动因失败蒙上了一些阴影.  相似文献   
140.
201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本刊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杂志社于4月6日联合主办了以"回到‘东方红'"为主题的座谈会,隆重庆祝这一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伟大成就,以宣传"东方红"精神,传承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