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了解决高性能计算机分布式供电体系中间母线电压在热插拔状态下的可靠运行问题。对TPS2490热插拔控制器分析后进行了相关参数设计研究。设计出针对较高电压、大功率的热插拔电路,测试结果与预期相符,系统功能设计及性能要求已全部实现,解决了整个母线电压及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同时表明该系统具有供电质量好,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2.5D机织浅交弯联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结构整体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正确表征材料内部发生挤压或偏转变形的纤维结构形态是从微细观角度研究材料性能的关键。数字单元法是模拟材料内部纤维束形态的有效途径,但得到的纤维束形态依赖于选取的仿真参数。基于2.5D机织浅交弯联SiO2f/SiO2复合材料的Micro-CT观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材料的数字单元有限元模型,施加温度载荷及边界约束,模拟织物变形过程,并且提取织物变形后的数字单元特征信息,结合纤维束中心路经及横截面形状离散算法得到纤维束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选取的单元类型、数字单元赋予的弹性性能、单元数、摩擦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选取模拟参数的主要原则,得到了能反映该材料纱线变形特征的几何模型,并且与Micro-CT观测结果吻合。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指导类似织物复合材料的数字单元建模。  相似文献   
53.
为了实现更可靠的高速印刷电路板(PCB)设计,解决电磁兼容(EMC)、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等问题对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叠层及布局、电源设计、过孔设计、高速信号布线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具有高速加解密功能的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密码卡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具体实现办法和有关实例。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在高速印刷电路板的实际设计中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4.
回顾了气动压力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了三角翼表面压力飞行试验测量技术、试飞总体方案及实施方法,并对飞机试验情况进行了,给出了不同速度下飞机机翼表面压力分布试飞结果和飞机活动翼面的压力分布测量结果,试飞结果表明,机翼蒙皮直接改装测量孔和测压带方法均能有效测量机翼表达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55.
本文针对沈阳Alenia马可波罗I型雷达升级后,存在显示高度误差的问题,进行原理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对雷达系统处理高度数据的可靠性者探讨。  相似文献   
56.
孟占峰  韩潮 《航空学报》2011,32(3):410-420
利用传统的一阶选频内平衡降阶方法进行降阶时,不但破坏了原二阶系统动力学结构,而且降阶过程中的选频Gramian矩阵的求解计算量大、数值稳定性差.利用解耦模态坐标的二阶柔性空间结构(FSS)方程的特殊性,给出了可控和可观Gramian矩阵的选频闭合解析解.为了将FSS动力学模型在指定频段进行降阶并保留原系统的二阶动力学结...  相似文献   
57.
针对复杂形状工件磨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配有弹性磨头的小体积、高转速的气驱主轴。建立了该主轴磨抛加工过程的理论去除函数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得到的去除函数高度吻合,且均接近高斯型,属于理想的去除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气驱磨抛主轴与弹性树脂磨头进行了磨抛试验,探究了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磨抛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由3.588μm降至0.401μm,证明该气驱主轴可用于高精度磨抛,并为复杂形状工件的高速磨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由于卫星各轴角速度之间是相互耦合的,故当姿态作大角度机动时需要考虑其非线性的动力学特性。此外,表示姿态的运动学微分方程也是非线性的。针对这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平方和(SOS)的综合方法。虽然SOS法是一种数值计算的方法,但文中表明设计结果却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所得的控制律可以视为是非线性版本的PD控制。由于修正Rodrigues参数(MRP)本身特性的关系,控制输入会出现峰值,因而文章提出了一种饱和设计。根据此类姿态系统的无源性本质,可以证明饱和下系统的响应是收敛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角优势的设计思路来减少SOS法的数值误差。SOS法可以求解不容易解析求解的非线性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孟松鹤  杨强  霍施宇  解维华 《宇航学报》2013,34(10):1295-1302
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的结构承载功能使其比传统热防护具有更高的结构效率。近年来,已经发展了波纹夹芯一体化热防护及改进方案、刚性隔热夹芯一体化热防护、多层级一体化热防护等多种一体化热防护概念。首先介绍了各方案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各方案的热短路效应和结构承载性能。阐述了一体化热防护等效性能分析与热力耦合响应高效分析方法。介绍了热力耦合约束下一体化热防护的结构尺寸优化与材料优选方法。论述了一体化热防护非确定性分析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体化热防护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探讨了一体化热防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在CARDC等离子体风洞中开展的非烧蚀型防热材料超高温陶瓷(UHTC)的试验研究结果。对Ф20mm平头圆柱体试验模型,采用亚声速驻点试验技术,在驻点热流478W/cm2,气流焓值27.9MJ/kg,环境压力18kPa条件下,分别对代号C(15、10)型、Y型、S(30、15、10)型3种材料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模型试验前后的长度变化、质量变化以及模型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初步分析了模型的表观变化、抗氧化特性和表面辐射特性。结果表明:Y型模型试验前后表观变化不大,表面温度达到1930℃;S型模型表面生成一层薄氧化层,稳定情形下模型表面温度达到1964℃;C型模型表面烧蚀严重,模型表面温度达到2462℃,防热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