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在我乘坐的国航班机中,起飞时间较正点起飞时间平均至少超过半小时。""盲目的扩大机场建设规模,而没有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对航行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2.
正宋歌香港麗翔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公务机飞龄:4年常飞机型:湾流G450、G550、G650、庞巴迪环球快车公务机空乘特质:细心+足智多谋,因为在飞机上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对客户解决问题的人新年愿望:多陪父母,带爸妈去温暖的地方旅行  相似文献   
53.
"2020年是CFM进入中国的35周年。1985年CFM56随着中国的第一架波音737一起开启了中国民航的新篇章。35年后,传奇发动机CFM56的继任者——LEAP也已经在中国深得认可。LEAP发动机与中国,还有很多故事未完待续……"LEAP发动机的逆势上扬过去的2019年,对LEAP发动机而言绝非太平。随着波音B737MAX在2019年3月起的全球停飞,B737MAX后续订单交付延缓,其唯一配套发动机LEAP-1B的生产和交付也被迫推迟。  相似文献   
54.
<正>早期固定基地运营者FBO是Fixed Base Operator的英文缩写,直译为固定基地运营者,是一个纯粹的美国概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已经出现了FBO的雏形。1918年11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时众多的军队飞行专业人员转入民间,参加到民用航空活动中。当时美国对大部分航空活动并未加以管制,这些人除了小部分加入到刚刚兴起的运输航空队伍  相似文献   
55.
正"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曾用"大势向好、路径曲折、热度上升、飞得不多"形容当下我国通航发展形势,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民航局已经意识到:"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认识上的大升华,措施上的大变革。"如何让通航真正"热起来""飞起来"?是摆在通航顶层设计者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56.
在巴黎航展采访的几天里,我们时时能感受到法国人在看到我们两张中国面孔时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的友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们对法国航空工业和航空文化发自内心的骄傲,特别是愿意通过我们媒体,与在遥远东方的中国读者对话与分享。  相似文献   
57.
首都机场贵宾候机室专为我们常听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候机服务,这里的环境到底有多奢华、服务有多周全、餐饮有多高级,让我们一起去首都机场T3航站楼贵宾候机室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58.
孙昊牧  甘泉 《今日民航》2010,(10):46-47
走进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一眼就能看见南航高端旅客的乘机服务区。在这里换好登机牌的同时,还会有一张南航明珠贵宾休息室休息卡,沿着南航铺好的红地毯通过安检来到休息室,将休息卡交给贵宾室的工作人员,从此您就可以放心休息等待登机了。  相似文献   
59.
作为一名从戎近40年的军人,唐山军分区原司令朱正怀大校不仅直接参与了1999年建国50周年首都国庆大阅兵的组织指挥工作,而且又受聘担任了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总指挥部的顾问,我们请他回忆了他所经历过的大阅兵故事。  相似文献   
60.
摄影师镜头下的公务机,与我们看见的公务机有什么不同?一年一度、亚洲最大规模的公务机展(ABACE),每年4月如期在上海虹桥机场上演公务机大秀,世界顶尖公务机携自家看家机型悉数到场,迎接各路买家、看客的光临与洽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被誉为"时间机器"的公务机,可以大大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作为连续6年参展的权威专业媒体,《今日民航IFLY》杂志今年特别举办了首届"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短短一周时间,我们就收到了近干张参赛作品,有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用单反相机拍摄的构图讲究、布局巧思的作品,也有很多普通看客用手机拍摄的看似不经意、却饶有趣味的照片——智能手机普及的高效能的摄影功能,使得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从相机组和手机组的参赛作品中遴选出各30幅入围作品,发起了网络公开投票,在仅仅两周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上万人参与投票。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摄影大师、影像艺术家陈长芬作为艺术总评委。陈长芬不仅是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摄影师,也是从民航业走向全世界的著名影像艺术家。能邀请陈大师为大赛的专业水准进行把关,是我们这次大赛的莫大荣幸。看到网络投票的盛况,年逾七旬的陈大师欣然为这次大赛的作品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零距离》,为好作品点赞,为年轻人喝彩,为公务航空和通用航空在中国的未来鼓与呼。"未来的半个天空属于通用航空"。正如陈大师在文章结尾所言,我们举办此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初衷,就是拉近包括公务航空在内的通用航空与大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走进公务机、走进通用航空;也只有使通航文化更多地得到普及,通航才有可能在中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根据网络投票情况和作品的艺术水准,大赛组委会最终按相机组和手机组分别评选出本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最佳人气奖"和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名。籍此,我们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做专题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