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1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自适应干扰对消在扩频抗窄带干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自适应对消实现扩频抗窄带干扰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了采用干扰跟踪器来提高对消效果的结论.在航天704所开发的扩频应答机样机上进行了抗窄带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扩频接收机中采用自适应对消器以及干扰检测和跟踪器后,至少可以做到43dB的抗窄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2.
天线组阵信号合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天线组阵信号的几种基本合成方案和相关算法,对其进行软件仿真分析。重点研究全频谱合成方案,进行了软硬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全频谱合成方案的合成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3.
2012年9月7日至9日,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主持召开第十六届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学术交流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精益的提纲式的回顾,说明精益在与时俱进地发展,说明精益不但没有过时,还正在走向更深化的应用。这里有必要向中国航空企业大声地呼吁:只有自觉主动地走上精益的旅程,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才能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85.
近日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收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 1 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同意我校“2 1 1工程”九五期间项目纳入国家计委立项进行建设。批复中确认我校“2 1 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 ,力争到本世纪末 ,使我校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总体办学水平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 ,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 ,特别是航空航天方面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 ,…  相似文献   
86.
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它占地1.3万平方米,容积20.4万立方米。设计及建设花费了2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达数百万美元。“生物圈2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实验室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相似文献   
87.
慧文 《国际太空》2005,(3):30-30
因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与其外贮箱绝缘材料脱落密切相关,所以,美国重新设计了外贮箱。新的外贮箱采用了更高标准的绝缘材料敷设工艺,还安装了摄像机,以便于地面工作人员随时监测飞机。  相似文献   
88.
摩托罗拉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之为StarTAC的蜂窝电话,是目前世界上最小、最轻而且是第一个‘可穿”的蜂窝电话.它是如此的小——92mrnx57tnmxIklllll,而且只用3.10z的电池.用手拿着还不如‘穿”在身上,对半折叠之后,它可挂在项链上或放在手枪皮套上.此电话是世界上第一种可在同一时间操纵两个遥控电池的蜂窝电话.假如它们相连,而其中一个能源已耗尽,另外一个则自动启动以使通话不间断.它可提供4h的连续通话,或48h的备用时间.如果采用电话铃设计是不适宜的,因此StuTAC采用了一种无声振国装置,外壳非常坚固但很轻,有些壁厚…  相似文献   
89.
孔式抽吸对带间隙高负荷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端壁孔式附面层抽吸对带间隙的高负荷直列叶栅流动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三种附面层抽吸方案与原型方案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附面层抽吸抑制间隙流动、减小损失的机理。对叶片表面和下端壁进行了墨迹流动显示,并利用五孔探针对叶栅出口气动参数进行了测量,对比分析了叶栅流道内的流场特征和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在间隙内布置抽吸孔能有效降低间隙流动动能,削弱间隙流与主流之间的相互掺混作用,减小因间隙流动引起的端壁区域流动分离,从而达到对三维流动分离的抑制,有效降低损失,且最大降幅达16.7%;间隙流动引起的流动分离和损失在流道中占主导地位,尽管在端壁沿周向合理布置抽吸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近端壁的附面层或二次流发展,但这种局部效应仍不能显著改善叶栅的整体性能;端壁上不合理的抽吸控制策略反而可能影响主流的正常流动,导致损失增加,其中方案4损失增加了约3%。  相似文献   
90.
基于转捩模型的吸附式压气机正弯叶片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吸附式压气机扇形叶栅中正弯叶片的流场和气动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孔式抽吸方案,以探讨附面层抽吸抑制三维流动分离、减小损失的机理。首先通过与前期实验数据的对比,校核了数值计算代码的可靠性,所得到的流场特性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通过在常规直叶片和正弯叶片中采用孔式附面层抽吸方法,以对比不同叶片积迭形式时附面层抽吸的效果,并探讨了通过改善抽吸设计方案提高抽吸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孔式抽吸可以较好地控制直、弯叶栅内的三维流动分离,抽吸后的吸力面气泡式分离消失,每个抽吸孔下游形成了新的基于抽吸孔特征的分离流动结构;抽吸策略的调整改善了角区的三维流动分离,尾迹旋涡的发展以及强度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