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LADRC的舰载V/STOL飞机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文海  高阳  王子健  周思羽 《航空学报》2019,40(6):122772-122772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在有限的甲板上实施滑跑起飞以及离舰后快速、稳定爬升的实际需要,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操控优化以提升短距起飞性能。建立了反映多推力矢量操纵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其中包含了地面效应模型和V/STOL飞机特有的喷气诱导效应模型。分别以舰面滑跑距离最短和离舰后增速时间最短为优化指标,给出了舰面滑跑和离舰初期的预置多推力偏转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反演(LADRC-Backstepping)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爬升角不确定非仿射系统的有效控制,其中设计了一种辅助补偿系统来拟制控制量的饱和,同时保证了爬升角跟踪误差的有界性;直接利用一种高阶LADRC方法设计了俯仰角控制器,确保了V/STOL飞机最终以稳定的姿态爬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次预置多推力偏转角+爬升角控制+俯仰角控制"的分段优化操控策略,能够较好地提升V/STOL飞机的短距起飞性能,对内部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满足实际飞行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是基于数学优化、人工智能等方法,模拟飞行员空战决策,自动生成飞行控制指令的过程。它在空战仿真、飞行员辅助决策和无人战斗机自主飞行等领域广泛运用。根据求解思路的不同,综合论述了两类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针对基于对策的空战决策方法,阐述了从追逃对策到双目标对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并着重分析了两类重要的双目标对策模型——矩阵对策和影响图对策;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空战决策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遗传学习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动决策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决策,明确了各种决策的建模方法、适用条件、改进途径等问题。总结了各个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指出了自主空战机动决策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还较为缺乏计算方法问题,本文探讨了仿真计算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的仿真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等假设条件,计算了导引头锁定区;结合快速模拟计算方法,仿真了各种典型状态下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综合考虑锁定区和有效攻击距离仿真结果,获取典型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  相似文献   
14.
空战机动决策集模型是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技术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空战机动决策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典型空战机动决策集模型,分析了现有基本机动动作决策集模型和典型战术动作决策集模型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机动决策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座舱通过引入各种自动化功能,辅助飞行员完成任务,减小操控负担。随着战场态势变化的日趋繁杂,传统座舱设计辅助飞行员的能力达到了瓶颈,亟需研究总体结构设计改进方法,提升辅助决策能力。深入分析了传统座舱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适应新型战机的座舱设计,并综合运用态势评估、故障诊断等技术,以任务为核心,对新一代智能座舱的结构及其辅助决策等级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各系统内部结构及功能,探讨了智能座舱与飞行员之间的关系转变。最后,梳理了相关技术途径,指明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对载机攻舰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威胁及其机理、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舰载雷达发现概率建立了空对舰作战威胁等效虚拟地形环境,为研究对舰攻击载机导引轨迹控制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现有基于非参量法的空战态势评估模型,描述了空战态势评估基本问题,阐述了空战态势评估算法的发展脉络,分析了目前构造的态势评估函数没有体现方位角与进入角对态势影响的耦合关系,双方速度以及能量对态势影响的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从空战武器攻击区的角度重新构造态势评估函数的思想,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时受风场扰动影响大的问题,以及在任务场景中对期望姿态角有约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输出指令限制的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器,将位置控制器指令转换成为期望姿态指令后,能够保证所生成的期望姿态有界,且能够有效抑制风场扰动对轨迹跟踪的影响.针对旋转矩阵形式表示的期望姿态指令,设计了一种SO(3)滑模姿态跟踪控制器,并分别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全局稳定性的结论.最后进行了无人机在风场中盘旋爬升飞行的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轨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面向工程实现,基于比僻最优的组合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导引律相比,该导引律可以显著降低导引过程中载机的能耗,同时以较短的时间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低空突防的空对舰攻击相关问题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为空对舰攻击导引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