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48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多段声衬均匀流圆形管道中声传播的工程计算吕亚东,胡宗安,孙晓峰,崔济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系,北京,100083)CALCULATIONOFSOUNDPROPAGATIONINACIRCULARDUCTWITHMULTIPLELINERSINTHEP...  相似文献   
42.
玻璃钢复合材料自动钻铆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玻璃钢蒙皮铝合金夹层的制孔工艺参数,进行了钻尖顶角、主轴转速、进给量的正交试验,得出高精度无毛刺制孔的工艺参数:硬质合金刀具,钻尖顶角110°~120°,主轴转速在10000~12000r/min,进给量0.01~0.04mm/r。通过压铆力试验、干涉量分析得出压铆力规律和合适的制孔直径。  相似文献   
43.
基于自由权矩阵的时变时延线性群系统编队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晓航  张庆杰  吕俊伟 《航空学报》2018,39(3):321628-321628
研究了基于自由权矩阵方法的时变时延线性群系统编队控制问题。首先,基于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具有时变时延的线性群系统编队控制协议。其次,通过变量代换,将时延条件下的线性群系统编队控制问题转化为时延系统的镇定问题。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并利用自由权矩阵方法对时延系统的镇定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了保守性较小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判据,并求解出时延上界和编队控制器增益。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为分析密封电磁铆接的连接强度,分别进行4mm和5mm、锻件和铸件试片、手工和电磁铆接自封铆钉的准静态剪切试验、高速剪切试验和准静态拉脱试验。由剪切试验知铸件的剪切力高于锻件,电磁铆接剪切力略高于手工铆接。由拉脱性能试验知铸件接头与锻件接头的最大拉脱力相差较小,电磁铆接接头最大拉脱力略高于手工铆接接头。  相似文献   
45.
雷鹏轩  余立  陈德华  吕彬彬 《航空学报》2021,42(6):124378-124378
飞翼飞机易发生刚体短周期模态与机翼低阶弯曲模态耦合所致的体自由度颤振。飞行控制系统对飞机的短周期模态特性影响很大,因此考虑飞行控制系统的闭环体自由度颤振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自主设计的颤振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综合运用风洞试验和仿真计算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了不同刚体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开环/闭环体自由度颤振特性,研究了闭环增益对体自由度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简要分析了影响机理。试验和仿真计算结果共同表明: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明显地改变了俯仰模态阻尼的原有走势,闭环后的体自由度颤振特性变化明显。以开环颤振速度为基准,采用较小的比例回路增益KP或较大的微分回路增益KD,飞行控制律能增加飞行器俯仰阻尼,提高体自由度颤振速度,反之飞行控制律将导致颤振速度降低。就本文控制律而言,当KP<0.07或KD>0.2时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能起到抑制体自由度颤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精密球新型研磨方式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密球偏心V形槽研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研磨方式。运动分析结果表明,与偏心V形槽和传统V形槽研磨方式不同,该研磨方式下球坯的自转轴能够在180°范围内摆动,使研磨轨迹在球坯表面的分布更为均匀。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在该研磨方式下偏心距对球坯表面研磨均匀性影响较小,并且,各槽内球坯所受研磨均匀性相同。  相似文献   
47.
着重分析了粗糙带、偏航角β、模型抖动以及滤波频率、采样时间和样本长度等因素对于大迎角试验数据精度的影响.结果认为:常规试验采用的滤波频率会导致关键气动信息的丢失,滤波频率的选取尤为重要;弯刀系统的横向刚度是影响大迎角数据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试验中如何降低其横向刚度的影响是一难点.  相似文献   
48.
本文首先通过动态测量手段研究了大攻角流场中的能量成分,分析了各种成分引发的非定常性对大攻角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攻角流动本身是一种“涡行为”,非定常性对大攻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较弱,影响大攻角流动的本质因素是涡的动力不稳定性对于前体不确定小扰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49.
通过光学几何测量技术获取精确的叶片型面差异化信息(即几何失谐)建立整体叶盘的高保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并进一步开展整体叶盘几何失谐辨识的研究。采用先进的三维结构蓝光扫描系统测量构建精确的叶片几何型面点云模型,然后采用网格变形技术,将谐调叶片有限元模型的表面节点自动投射至实测的点云表面,以回避传统逆向工程的实体模型重建环节,从而实现整体叶盘高保真动力学模型的快速构建。该模型可直接用于量化识别叶片几何失谐对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其中各叶片“一弯”频率失谐量在2.1%以内,同时可以精确比对各叶片间的模态置信因子,因此可大幅提高整体叶盘建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比试验,描述了包铝层状态检查的方法和流程,解释了包铝层状态不同检查方法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为结构损伤程度的判断提供了直观明确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