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23年捷克作家Karel Capek在其幻想剧“罗萨姆的万能工人”中创造了机器人这个词,原是个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混合物一人类的驯服工具。但事情越说越玄,科学幻想小说出现了机器人大军向人类进发种种虚构。这倒使Isace Asimor于40年代提出了机器人设计的三大法则: 1.机器人必须不伤害人类; 2.机器人必须总是服从人类的意志,除非与第一法则相冲突; 3.机器人也必须保护自己不受损害,除非与第一、二条相冲突。在核工业的操作机以及数控技术的启发下,George Devol于1954年提出了一个关于设计制  相似文献   
42.
据新华社电,在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前夕,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中美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一项用我国“长征三号”火箭为美国发射一颗通信卫星的正式合同。自去年一月以来,我国长城工业公司曾先后为瑞典空间公司,美国西联公司、泛美卫星公司、特雷公司和多美尼影视公司签订发射卫星订座协议,这次签订的合同是我国为国外发射卫星的  相似文献   
43.
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是全面完成载人航天任务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人类向更大规模、更远宇宙空间进行航天活动的必要前提。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朱仁璋著)已于2007年10月出版面世。全书共分6章,着重阐述航天器交会对接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44.
本文叙述了作者随团去德、法两国考察三个设备制造工厂和二个研究所的FMS技术情况,主要介绍了FMS的发展趋势和物料运输系统、刀具系统、控制系统等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45.
朱平如 《推进技术》1990,11(1):85-85
我部第三情报网第十届技术情报交流会于1989年9月20日~24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39个单位81位代表.会议展望了2000年航天推进系统的前景,还交流了一批高水平的单项科研成果.第三情报网创始人、三院科技委副主任王树声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航天飞行器推进系统的发展”的专题报告.会议共交流论文41篇,评出优秀论文5篇.  相似文献   
46.
如舟 《国际太空》1994,(4):19-20
手持式卫星电话的实现将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人们可以利用该电话系统非常方便地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立即实现通信联络。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A4ARSAT)计划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现正在开发一个完全适应于家庭和个人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P,并希望在本世纪末之前完成发射计划。个人移动卫星服务的特征是低成本,用户可方便地携带电话和数据终端,它在费用上不高于传统的卫星通信。这些特征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设备在重要技术上取得进展的结果。新一代Inmarsat-P4持…  相似文献   
47.
就宇航电子设备中壳体结构的建模进行了研究,采用板壳单元来描述结构,用局部刚化模拟壳体转角和加强处,并对壳体单元自由度和复要边界条件的处理作了大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8.
依据"人机协作"理念,提出了一种民用飞机驾驶舱人机功能分配的优化方法,即通过人机系统的功能分类及自动化等级划分、飞行阶段任务分解,对操作程序进行重构并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对人机功能分配进行优化与评估。该方法对于大型客机驾驶舱人机界面的设计和飞行员操作程序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飞机驾驶舱显示界面脑力负荷判别预测生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飞机驾驶舱显示界面脑力负荷的客观判别预测问题,综合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心电图(ECG)和眼电图(EOG)3类生理测量技术,结合主观测评法和绩效测评法,在同一飞行实验任务中开展脑力负荷的实验测量与数学建模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脑力负荷的增加,ERP测量技术中的失匹配负波(MMN)成分的峰值幅度(在Fz电极处)显著增加,P3a成分的峰值(在Fz电极处)显著降低;ECG测量技术中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的数值显著降低;EOG测量技术中的眨眼次数显著降低。在此基础上,基于Bayes判别方法构建了脑力负荷判别预测生理综合评估模型,并将生理综合评估模型判别结果与NASA任务负荷指数(NASA_TLX)量表判别结果进行了比较,生理综合评估模型判别结果略高于NASA_TLX判别结果。该模型为飞机驾驶舱显示界面脑力负荷状态的客观、实时判定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中国正在研发的新型战斗机和大型客机驾驶舱显示界面中的人为因素适航审定工作提供了新的符合性验证工具。   相似文献   
50.
根据上面级多星发射任务对相对相位角的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动目标点的以半长轴、偏心率、倾角和升交点赤经等轨道要素偏差为控制量的要素制导方法。给出了制导方法中的动目标点求取和根据轨道偏差进行控制使其到达目标位置的两个步骤。无需事先计算目标位置,根据参考卫星的初始轨道信息进行轨道预报在线实时计算目标点,有效消除了参考卫星的J2摄动影响及初始轨道偏差引起的相对相位角的误差。数学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对相对相位控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