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越南的空间活动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主要是研究大气层和利用卫星数据预报天气。 1962年,越南在苏联的援助下,于河内近郊修建了电离层观测站,借以保障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此外,还从事地磁和电离层形态学、日—地关系物理学、以及无线电波传播研究。宇宙气象学曾有效地用于每日天气预报,特别是为观测台风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2.
隐身技术已经成为战斗机划代的重要指标。目前,美国的隐身飞机发展最为成熟。通过在飞机外形上的独特设计和喷涂具有吸波功能的隐身涂料,使得F-117、B-2、F-22A 和最新的 F-35等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大大减小。不过,美国人以外形隐身为主的方法无疑要损失飞机的机动性能,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的隐身。和美国不同,俄罗斯将隐身技术的突破重点放在了等离子隐身上。近年来,俄  相似文献   
83.
针对现有雾中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放电过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去离子水超声雾化及工件端施加辅助超声振动的方式以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分别以自来水及纯水产生的雾介质为工作介质进行电火花加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超声雾化方式获得的微细雾介质,可有效降低短路率。同时还进行了侧向喷雾加工试验,发现通过侧向喷雾,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性,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84.
凯力 《中国航天》1996,(5):30-31
利用互联网获取航天信息凯力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在这种形势下,互联网(Internet)成了近来的一个热门,报纸和其它新闻媒体也在不断报道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互联网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在航天方面的应...  相似文献   
85.
86.
可磨耗封严涂层的多相非均质特性导致超声波在其中传播行为复杂,涂层组成相分布均匀性的超声表征在有效超声特征提取、特征与均匀性关系描述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BP神经网络(BPNN)结合超声信号小波变换技术定量表征可磨耗封严涂层孔隙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基于统计学思想与随机场理论建立铝硅聚苯酯(AlSi-PHB)封严涂层随机多相介质模型,通过调节自相关长度参数改变模型的孔隙分布状态。采用面积分数多尺度分析技术获得定量描述涂层孔隙分布均匀性的绝对斜率与均匀性长度,提取超声仿真信号的时域、频域及小波分解时频域衰减系数,探究其与绝对斜率及均匀性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作为BPNN的输入对绝对斜率与均匀性长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孔隙率5%时,随自相关长度从11μm增大至26μm,绝对斜率从0.86减小至0.76,均匀性长度从550μm增大至6 785μm,表明孔隙分布均匀性降低;时频域衰减系数与均匀性参数间的相关性最显著,绝对斜率与均匀性长度的BPNN预测结果决定系数分别为0.97和0.98,在3种衰减系数预测结果中最优。所提方法可为定量表征非均质涂层组织分布均匀性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88.
为了分析机电系统中的微小时滞对于高速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讨论了系统周期解稳定 性切换问题及振动响应特性随时滞的演化规律,通过Floquet 乘子判断系统周期解的稳定性,对于磁悬浮轴承系统计算出了不同 工作转速下转子系统失稳的临界时滞,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引起转子系统失稳的时滞大小都在 毫秒级,远远高于一般机电控制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时滞;当转速升高时,微小时滞对于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转速升 高至约18000 r/min时,失稳时滞缩短至只有60 μs,当转速升高至60000 r/min时,转子系统在时滞约为19 μs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失 稳。因此在高速磁悬浮轴承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时滞的影响,以保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