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多用途,这对航天器所用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碳/环氧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特点,而且在真空条件下质损率低,热膨胀系数小,在航天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大多数的空间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碳/环氧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将发生变化,进而会对航天器在轨服役的可靠性及寿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液体成型复合材料的主要类别和特点,论述了国内外液体成型树脂体系、液体成型树脂匹配的定型剂、液体成型复合材料预成型体制备工艺等技术进展。介绍了近年来液体成型复合材料发展迅速或备受关注的新工艺,如高压RTM成型工艺、热塑性树脂基液体成型工艺、自动铺放液体成型工艺、SQRTM成型工艺等。展望了液体成型复合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包益民  周传荣 《航空学报》1986,7(2):128-138
本文给出了从线性振动系统的自由响应识别该系统复模态参数的方法,把自由响应的表达式变为一个自回归方程和一个多项式方程,利用最小二乘递推与逐步扩阶递推的双递推法来进行参数识别。文中讨论了几个应用中的问题,并给出了计算机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及越野汽车车架的参数识别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4.
碳化硅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SiC CMC)具有低密度、高强高模、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抗热冲击、耐腐蚀、材料热膨胀系数小等性能优点,在航空发动机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从碳化硅纤维、制备工艺、界面相和涂层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SiC/SiC CMC的发展现状,并基于SiC/SiC CMC的性能特点对其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混合器、涡轮罩环/静子叶片/转子叶片、喷管调节片等热端部件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5.
采用国产CCF800H高强中模炭纤维增强高温固化环氧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热塑粉料含量对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及冲击后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层间增韧方式,随着聚芳醚酰亚胺含量的提高,层合板的损伤阈值载荷值(DTL)逐步提高,而DTL峰值与谷底之间的载荷差值逐渐降低,内部损伤区域逐渐减少,显示冲击阻抗提高,而损伤形式由大面积的分层逐渐转变为树脂基体开裂与增强纤维断裂的模式,冲击后压缩强度(CAI)获得显著提升,证明采用层间增韧技术获得的高韧相结构能够大幅提升层合板耐低速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EB99-1环氧树脂及其AS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B99-1树脂基体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和力学性能,固化收缩率小,吸湿率低,耐热性较好。研究表明,AS4/EB99-1复合材料可以在91℃(200F)湿态条件下使用,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材料的水平,优于热固化T300/4211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97.
编队对地攻击威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编队对地作战的特点,对影响威胁评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威胁指数法和G.A.Miller9级量化理论获得各影响因素的特征值,并用相邻比较法确定属性权值,最后应用多属性决策模型对目标进行威胁排序,为指挥员的战术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为保证作为惯性基准的检验质量不受扰动,航天器需采用高精度无拖曳控制技术,让卫星平台实时跟踪检验质量块。同时星间激光测距对航天器的指向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卫星平台的无拖曳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分舱式卫星平台设计,利用载荷舱与平台舱之间的磁浮机构替代传统无拖曳卫星中的微推进器来控制载荷舱,让载荷舱跟踪检验质量块,同时平台舱跟踪载荷舱,实现高精度的拖曳补偿和平台指向。仿真结果表明,非接触式卫星平台姿态指向精度为6×10-4 o,姿态指向稳定度为2×10-4(°)/s,无拖曳补偿后检验质量上的残余扰动加速度水平约为10-15m/(s2·Hz1/2)。  相似文献   
99.
根据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的弹道特性和制导特性,将舰空导弹的弹道分为无控段、转弯段和制导段,分别建立各段弹道的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作战条件下交班点位置以及到达交班点剩余时间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运动学弹道模型以及交接班形势判断方法的正确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的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质量轻、耐腐蚀、成型工艺性好、结构可设计等诸多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1-5],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复合材料疲劳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在长期循环载荷的作用下,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会降低,导致构件出现故障或失效,特别是对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来说,其树脂基体属于粘弹性材料,若发生蠕变或应力松弛,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均会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