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影响飞行姿态控制问题,分析了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刚度、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并讨论了由间隙引起极限环的定义及产生条件。针对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翼面加剧振荡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并提出了间隙补偿器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间隙、翼面转动惯量、刚度及干扰力对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内环增加间隙补偿器的基础上,在外环引入速度、加速度负反馈设计方法,解决了大惯量舵面下控制系统抖动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飞行器半实物仿真领域对电动作动器高精度建模的需求,对电动作动器的各分系统分别进行动力学方程描述,建立了含间隙、刚度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完整电动作动器模型。通过对比模型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建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是合理正确的。建立的模型对于指导作动器的设计和优化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兆伟  刘源  徐国栋  孙蕊 《航空学报》2010,31(5):989-995
在现代卫星设计中广泛使用的可重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空间高能粒子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单粒子翻转(SEU),从而功能紊乱甚至失效。在面向航天应用的FPGA设计中,必须采用容错设计技术来弥补器件本身抗辐射能力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有限状态机(FSM)的内部结构,并指出由于自身电路结构的特点,传统的FPGA容错设计方法应用于FSM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针对基于FPGA的FSM容错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现代FPGA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内置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具有周期校验功能的FSM设计方案。经过可靠性分析和实验可以看出,与采用传统容错设计方法的FSM相比,采用本文方案构建的FSM在太空辐射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长期可靠性、更小的FPGA资源占用量和更低的功耗。  相似文献   
14.
采用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数值方法研究了马赫数2.95超声速横向来流中的支板辅助燃料喷注掺混特性。在射流与横向来流动量比7.7工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无支板的普通壁面喷注工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产生于支板前缘的诱导激波被观测到汇聚于分离激波,在支板辅助喷注工况下,反转旋涡对(CVP)结构更多,边界层内燃料扩散速度更快、射流穿透更深,最终体现为在未增大流动压力损失的前提下,支板极大地提升了燃料混合效率。此外,还阐述了支板对燃料–空气混合增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刘源  庞宝君  迟润强  曹武雄 《宇航学报》2016,37(12):1482-1490
对铝合金平板上形成的超高速撞击(HVI)声发射(AE)信号S2模态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损伤模式之间的关系。以3 mm厚5A06铝合金平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获得不同撞击工况下的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提取信号中的S2模态,并分析其幅值、能量、频谱等特征。结果表明,S2模态能量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分别随撞击弹丸直径和撞击速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且在弹丸直径与靶板厚度相近、临界撞击速度时最低。S2模态的中心频率随弹丸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向1500 kHz移动。S2模态小波包系数呈凹性的频域范围分别随撞击速度和弹丸直径的增大变窄。在此基础上,当靶板形成穿孔损伤时,可根据S2模态的中心频率推测弹丸的直径;在传播距离和弹丸直径已知的前提下,可根据S2模态小波包系数呈凹性的频域范围推测撞击速度。  相似文献   
16.
确保飞行安全防止航空器相撞一直是管制工作的重中之重。空中交通管制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以及航空器与障碍物之间的相撞。多年来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直被空管部门和航空器运营人在茶余饭后不断地进行着探索,机载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机载告警系统越发先进和完善,地面监视系统的精度和准确性都在不断的提高,但始终无法根除航空器运行过程中防相撞的隐患。近年来,航空量的迅猛增长,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与略显滞后的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现了流量瓶颈制约、高峰时段流量拥堵等影响顺畅运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刘源 《国际航空》2009,(4):31-32
潜水飞行器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提出的一种可先后完成空中飞行.水面及潜水航行的新概念飞行器。该项研究由DARPA下属的战略技术办公室管理,目的是对飞行器在水下机动作业进行可行性和试验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8.
小卫星/小运载可重构多核计算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伟  刘源  徐国栋  叶东 《航空学报》2010,31(4):770-777
通过共用小卫星与小运载的电子系统,能够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实现卫星与运载的快速集成及测试、减少卫星的发射与入轨时间,从而达到快速响应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目的。传统航天器电子系统难以兼顾运载段任务的高实时性和在轨段任务的高可靠性要求,因此本文将多核处理器技术、可重构技术和航天器电子系统设计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可重构技术的小卫星/小运载多核计算机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分为运载和在轨两种工作模式,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快速重构来实现计算机两种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其中运载模式将FPGA配置成并行构架的三核处理器,通过3个处理器并行计算来提升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在轨模式将FPGA配置成冗余构架的三核处理器,通过3个处理器互为冗余备份来提升计算机的长期可靠性。经过基于Markov过程理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表明系统在轨段的长期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经过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仿真测试,运载段的控制周期可以达到10ms,满足运载段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空中流量的不断增长,如何平衡流量增长的需求与空管系统容量,减少延误,使空中运行安全顺畅是民航系统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油价飙升,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很多航空公司采取了诸如缩短地面滑行时间,尽量减少空中等待等措施来达到节油的目的。空管部门也积极配合做好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流量控制相对也更为合理。但如何做好流量控制仍是一个颇具争议、尚有很大探讨空间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供应链模式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供应链模式下有效库存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