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可靠性评估的问题,考虑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子系统试验数据与系统试验数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点,采用继承因子描述这两种试验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继承因子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型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在置信度90%的情况下其可靠度下限达到了0.954。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系统级试验样本量情况下,评估结果比经典统计方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2.
民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市场广阔,但由于监管缺失导致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频发。本文针对无人机监管难的问题,对民用无人机监管进行了研究。从无人机的生命周期入手,提出了应对无人机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的理念。从监管机构职能划分、监管措施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与持续更新这三个方面对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监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建议通过理清任务、明确职责、设置目标、规范流程、制定措施、形成法律法规的方式,来构建无人机监管体系。重点论述了无人机监管措施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由政府制定框架和规范、依靠民间力量来执行和完善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对水上飞机的抗浪能力给出合理评价和分析,是水上飞机飞行试验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提出基于层次分析综合评估方法对水上飞机抗浪性能进行评估,该方法充分考虑抗浪性评估的复杂性,充分利用了专家工程经验,对不同评估参数划分权重,合理给出水上飞机抗浪能力。通过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实例分析,评估认为其在不大于0.4 m浪高水面安全起降概率可达88.5%以上,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临近空间环境对高空飞艇长时驻空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长航时浮空平台具有极大应用价值,高空飞艇与超压气球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从近年各国试验情况来看,国外已成功实现超压气球在临近空间高度的长航时飞行,但要实现高空飞艇长时驻空飞行,还有诸如环境预测、材料、能源、推进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本文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要素特征,重点研究了大气密度、温度、风场、辐射和臭氧等要素对飞艇的影响,并借鉴超压气球高度、轨迹以及压力控制等相关技术,探索研究高空飞艇长航时驻空飞行的技术途径,对高空飞艇设计、研制与飞行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5.
为提高涡轮叶片的数值计算效率,开发出基于参数控制的涡轮叶片模型软件。可实现叶片模型重构、计算域分区、结构化网格生成过程的自动完成和参数化控制,使得叶片的造型和网格生成过程简单化;对生成网格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生成网格在满足叶片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工作量大大减少,网格生成效率极大提高;在模型调整时,只需更改相应参数即可快速更新模型,缩短模型的生成周期,提高设计工作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16.
A turbulent round jet at the Reynolds number of 7,290 is simulated by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jet noise source and its propagation. A large domain of 60 diameter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30 diameter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and full 360 degrees is chosen to minimize the effect of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spatial statistics of the simulated flow and the peak amplitude of acoustic radiation at 45 degree angle agree well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confirming the quality of the data. Motivated by 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 equation, acoustic source terms for the far field sound propagation were identified both in the time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s. The spectra at three respective locations of the potential core, the shear layer, and the ambient indicate that the fluctuation magnitudes are highest in the shear layer, followed by the potential core and the ambient. The turbulent characteristics are isotropic in the potential core and the shear layer, and the ambient exhibits an intermitte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117.
刘勇  王朝  周平 《推进技术》2022,43(2):289-298
为了提前感知滚动轴承故障,避免民用航空发动机非计划维护带来的损失,提出了一种故障预警方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特征工程,提取其时域和频域特征,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量化了特征重要度;在特征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定时定点月面着陆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全程轨道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包括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降轨和动力下降的全程轨道控制的分段设计和联合规划,实现在入轨轨道偏差条件下的定时定点月面着陆。分别构建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降轨三段轨道控制的规划变量和目标参数;根据轨道倾角建立了动力下降点与着陆点的匹配转换关系。设计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降轨、动力下降的全程轨道控制策略的联合规划。建立了着陆位置偏差与轨道倾角偏差、着陆时间偏差与轨道半长轴偏差的修正关系,修正设计了中途修正目标倾角和近月制动目标半长轴。仿真算例表明,在入轨偏差轨道条件下,保证了中途修正后的飞行轨道与标称轨道基本一致,实现了与标称状态基本一致的定时定点月面着陆。可应用于月球着陆、月球采样返回以及载人登月等实施月面定时定点着陆任务的轨道设计和控制实施。  相似文献   
119.
文章提出了一种产生平坦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的方法,并用一个单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 polarization dual parallel Mach Zehnder modulator,DPol DPMZM)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调整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点和2个调制指数,理论上可以根据DP QPSK调制模型推导出的方程生成梳状数可调且强度完全相同的光频梳。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OFC发生器可以产生7、9、11、13条直线,其平坦度分别为0.96 dB、1.13 dB、2.01 dB、1.17 dB。所生成的7、9、11、13行OFCs的杂散信号抑制比 (unwanted mode suppression ratio, UMSR)分别为10.33 dB、9.54 dB、6.79 dB和10.45 dB。此外,生成的OFC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性。实验生成了频率间隔为6.02 GHz、7.02 GHz、8.02 GHz、9.02 GHz的9线OFCs。  相似文献   
120.
随着对非定常涡格法(UVLM)和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扑翼无人机(UAV)的发展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扑翼无人机的俯仰和扑动运动,但为了更准确地仿真,需要研究机翼涡和尾涡对飞行器推力的气动影响。将三维非定常涡格法应用于扑翼飞行器模型,研究了不同扑动频率下机翼涡和尾涡产生的瞬时推力。结果表明:平均推力随着扑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机翼涡产生的推力远大于尾涡;机翼涡和尾涡的推力比随扑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的飞行机理,改进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