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71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得到优良的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TSPR)的非设计点性能,提出了等换算转速、等余气系数的调节规律,通过确定TSPR非设计点共同工作过程,建立了TSPR非设计点性能模型。以高空高速(22km,Ma3.64)为设计点,计算和分析了0km,5km,10km,15km高度下TSPR的非设计点性能。结果显示:当采用等换算转速和等余气系数的调节规律时,TSPR非设计点工作范围宽广,具有良好的非设计点性能,最大推力是最小推力的3倍左右,最大比冲超过800s;在(10km,Ma2.5)的非设计点,通过调节转速,可以获得1.55倍的推力调节比和稳定的比冲性能;最后得出:提高转速,增加飞行速度,提高富燃流量驱涡流量比是增强TSPR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
采用扩压式双S隐身进气道能够提高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和综合性能。针对保形短程、高隐身、大偏距的亚音速隐身无人机进气道,以保形入口、中间控制面和出口截面为约束并结合多项式对中心线和面积、截面形状进行控制,实现对保形进口截面形状和弯曲形式复杂的双S隐身进气道的快速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线曲率、面积分布和中间截面形状等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S进气道流场特性复杂,第二S弯处顶部的分离和空间二次涡引发的流场畸变的综合控制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截面参数约束并结合多项式能够对双S进气道内的流场品质进行控制;在中心线曲率、扩张角和多项式参数等配制上应该朝利于第二S弯流场稳定的方向靠近。  相似文献   
53.
刘凯  李江  刘洋  高远皓  朱根 《推进技术》2018,39(3):494-500
为了证明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TSPR)具有自主加速飞行的能力,进而得到合适的弹道飞行方案,开展了TSPR爬升飞行方案研究。首先通过借鉴已有弹体参数,分析了以高空巡航状态为设计点和以最大功率状态为设计点时,飞行器在弹道飞行范围内的非设计点性能。随后对比了发动机推力和飞行器阻力大小,得出:当TSPR以高空巡航点为设计点时,TSPR在爬升段(非设计点)所提供的推力小于飞行器阻力,难以实现自主爬升;当TSPR以最大功率状态为设计点,且采用等相对换算转速的调节规律时,TSPR具有优良的爬升加速性能,能够从(3km,Ma0.9)加速爬升至(10km,Ma2.2)状态巡航,其射程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三倍,这证明TSPR在具有自主加速飞行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比冲性能。  相似文献   
54.
本文概述了某重型燃气轮机双燃料喷嘴组气体燃料流量试验器的研制及部分试验研究结果.为了测量该喷嘴组各流路供给的天燃气流量,专门研制了SH-1型气体流量试验器.试验器巧妙地将测量系统、操作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测量结果准确、稳定、重复性好,测量误差小于0.5%,操作简单,造价仅为国际同类设备的五分之一,系国内首创.应用SH-1气体流量试验器准确测量了喷嘴组流路Ⅲ、流路Ⅳ和流路V的供气量.喷嘴组的单管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组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SH-1型气体流量试验器的试验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55.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设定了同步码检测门限,同时基于3倍标准差准则,求解出稳健的交织周期识别门限;其次,分析了数据矩阵中每一行与每一列累积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快速交织周期遍历方法,使得数据矩阵的构建次数大大减少;最后,总结了4个分组交织后同步码分布规律,通过遍历同步码序列,利用同步码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交织同步位置、分组交织列与交织行参数快速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低信噪比容错性,在信噪比为-6 dB条件下,参数识别率能够达到98%以上,同时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其性能提升4~10 dB且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6.
双谱以其独特的抑制高斯有色噪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雷达辐射源识别分析。采用双谱对角线作为雷达辐射源识别特征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量,但是使用双谱对角线作为唯一识别特征,会损失信号的部分幅度和分布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 1种基于辐射源信号双谱提取二次特征的方法。取双谱作为二次特征提取对象,根据信息熵概念定义双谱奇异值全局熵和双谱对角线的幅度分散熵,联合双谱对角线及其积分结果作为特征向量,将其送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实验表明,相比双谱对角线法,该方法对辐射源识别的正确率平均提高约 3.3%。  相似文献   
57.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海事活动的迅猛增加,我国建立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诸多应用于海事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分散,且通过纸质海图进行标绘,不能为海事工作提供全面、快速、统一的信息支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动态信息显示系统.该系统融合了 VTS、AIS等现有信息资源,通过电子海图显示平台实现船舶动态信息的可视化,并且能够实时查询综合应急信息,有利于海岸、港湾的船舶管理及海上船舶的安全航行,提高了应急指挥的效率.  相似文献   
58.
由于处于改革探索阶段,文章针对独立学院立法、内部管理、监督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独立学院的监管,完善监督机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9.
60.
针对现有聚类算法在分选过程中存在辐射源定位和脉冲划分的困难,提出了基于连通检测和区域扩展的多重聚类方法。使用网格统计的方法对脉冲列分布密度进行量化,再借鉴图像分割算法,将量化的网格矩阵划分连通区域。基于峰值检测和梯度下降的原则扩展连通区域,通过边缘检测得到最终聚类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保证更多的聚类脉冲列参与参数分选,提高辐射源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