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采用激光沉积修复方法对BT20钛合金锻件误加工和服役造成的损伤进行修复,观察成形件宏观形貌特点,分析宏观形貌影响因素.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件内部组织特点,指出内部组织形成原因;对沉积过程中缺陷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并给出减少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细干扰线对后向台阶分离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氢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再附整个过程中流动结构的发展变化。内容涉及基本流动和非定常控制。非定常控制通过在台阶上游不同位置布置的细干扰线产生的尾涡来实现。流动显示结果表明细干扰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延缓了剪切层的再附,只有当xw/h=0,yw/h=0.5时可使再附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53.
陈波  蒲俊  罗建一  肖子奇  刘刚 《西南航空》2009,138(8):24-45
在四川众多的古镇中,射洪的金华古镇是有些低调的,低调到Google、Baidu上都只能找到寥寥几篇相关的资料。多年的旅行已经让我们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名古镇,然而,当我们在敬方杰老先生的指引下来到这个略显籍籍无名的蜀中古镇时,却立刻就被它深深地吸引:金华山上一杯清茗两腋清风看漫山古术葱茏听老者说古论今,  相似文献   
54.
基于双星编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联合定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明  廖瑛  文援兰  陈忠贵 《宇航学报》2010,31(9):2095-2100
针对单颗卫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纯测角跟踪定轨系统存在观测几何条件差和定轨误
差较大的缺点,提出利用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协同观测。该方法引入平方根无迹
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并融合地面站观测双星编队信息、双星编队星间测量数据以及双星
编队对空间目标光学观测信息进行整网定轨,实现在纯测角条件下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
标的实时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进观测几何条件和提高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跟踪定
轨精度。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 TMS320C6701 的飞行软件加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我的办公桌上,位于电脑显示器上方的隔板摆着一个黑边相框,里面夹着我的同学肖旭林送给我的他作品的印刷样:颇有张力的一幅画,苍白的空间,同样苍白病态却又不失生命迹象的人物描绘:画面上那个家伙孤立的悬浮在那里,你不知道该去拉他一把还是推他一下,不知道是该帮他跳出来,还是怂恿他继续前进下陷。由于刚好符合我那段时间的审美情趣,于是便欢天喜地的摆在了桌子上(原作他不肯给我,说是要留着以后自己办展览或是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58.
针对异形螺杆铣削加工特点,阐述了异型螺杆铣削刀具磨损/破损监控原理,采用振动信号和功率信号特征值作为检测刀具磨损的参量,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算法和哈默斯坦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建立刀具状态监控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了监控仪的设计,并对监控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论述.经试验验证,该系统满足了对刀具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60.
基于转捩模型的吸附式压气机正弯叶片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吸附式压气机扇形叶栅中正弯叶片的流场和气动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孔式抽吸方案,以探讨附面层抽吸抑制三维流动分离、减小损失的机理。首先通过与前期实验数据的对比,校核了数值计算代码的可靠性,所得到的流场特性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通过在常规直叶片和正弯叶片中采用孔式附面层抽吸方法,以对比不同叶片积迭形式时附面层抽吸的效果,并探讨了通过改善抽吸设计方案提高抽吸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孔式抽吸可以较好地控制直、弯叶栅内的三维流动分离,抽吸后的吸力面气泡式分离消失,每个抽吸孔下游形成了新的基于抽吸孔特征的分离流动结构;抽吸策略的调整改善了角区的三维流动分离,尾迹旋涡的发展以及强度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