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杨晨  吴虎  张烔  侯朝山 《推进技术》2019,40(8):1727-1733
为进一步改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及燃油经济性,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其重量与成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高、低压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一体化设计理念,即对原型支板与第一级低压涡轮导叶进行初步正问题一体化设计,并基于气流角全三维粘性反问题进行进一步改型设计,使得在保证自身气动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带一体化支板涡轮过渡流道能够与高、低压涡轮实现良好匹配。以某型发动机过渡流道为算例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工作,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设计点、非设计点流场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一体化支板出口气流角以及马赫数分布均与原型导叶出口一致,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总压损失从原型流道的2.49%降低到了1.02%。而在非设计工况,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气流分离明显减小,具有更宽的最佳工况范围。  相似文献   
22.
进气装置对燃烧室内流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双轴向旋流器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模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技术测量了常温常压状态旋流器下游速度场,分析PIV瞬态结果,研究了上下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场变化剧烈,上下射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回流区和二次区的形成,回流区和二次区涡的运动有明显的三维特征;同向旋流器下游速度场对称性好,回流区轴向延伸更大,主燃射流倾角更大;而反向旋流器下游掺混射流速度较大,射流穿透性更强。  相似文献   
23.
采用激波管实验和准一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预混可燃气体中圆弧汇聚激波的自点火现象及后续燃烧波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其中圆弧汇聚激波由平面运动激波通过精确设计的弧形过渡管段转变得到。研究表明:收缩段中圆弧汇聚激波波后的非均匀梯度环境由激波在平直段、弧形过渡段和扇形收缩段中传播所分别诱导的3个梯度区共同构成。随着圆弧汇聚激波的不断增强,圆弧激波后某处首先形成一个无激波的温和反应区。该反应区逆流锋面的初期运动速度远超Chapman-Jouguet(CJ)爆轰波速,而反应产物区流动则呈现出一定弱爆轰波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反应锋面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反应波"(spontaneous reaction wave),而非常规意义上的动力学波,其速度与汇聚激波波后气流点火时间梯度的倒数吻合。而后,反应区的扩张速度很快降至CJ爆轰波速以下,伴随反应锋面附近激波的产生以及激波-火焰复合结构的形成。激波-火焰结构最终加速演变为反向传播的爆轰波。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入射激波转变过程和汇聚所构造的特定点火环境,自发反应波可再次赶超爆轰波,成为新的燃烧波前;而当自发反应波速度再次低于CJ爆轰波速时,它将再次转变为爆轰波;在此过程中,原先的爆轰波阵面蜕变为反应产物中传播的激波。  相似文献   
24.
基于Euler方程,采用高精度,分分辨率的GRP有限差分法及算子分裂技术,对激波通过孔板系统的传播,绕射和反射,以及诱导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清楚地给出了激波传播、绕射、反射、及相互干扰的复杂流场结构。与实验结果比较,早期两者吻合较好,后期由于湍流发展的影响,必需考虑粘性修正。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分层模型出发,采用不变量镶嵌原理,给出了分析再入等离子鞘层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论方法,计算了电磁波的功率透射和功率反射系数。理论结果与飞行实测数据相符。本方法的优点是:物理概念清晰直观,公式简明,通用性强,计算程序适用于鞘层具有任意厚度、电子密度和电子碰撞频率具有任意分布形式以及任意多分层的情形。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由实验得到的带电粒子入射角度对次级电子的影响关系,根据轨道限制电流收集理论,导出了不同几何形体航天器的次级电子数通量表达式;并按局部电流平衡模型,计算了航天器背阴面的带电电位。结果表明,计入带电粒子入射角的影响后,航天器表面负电位的数值有一定减少。因此,在计算航天器表面带电时,应当考虑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7.
声激励增升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内部声激励增或机理的试验及数值研究结果,风洞试验就二元后台阶模型,平板NACA0012翼型分别在两座不同的低速风洞中完成,试验和数值研究表明内部声激励能有效控制模型表面气流分离,有明显的增升效果,并从试验和数值计算两地声激励增升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FPGA 单粒子翻转事件在轨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雨中雅安、震中芦山,海鹰无人机一次次紧急起飞,升空拍摄;连续4天,8个架次,雨中、雾里、山间,"海鹰"冲锋在前;一次次低空盘旋、一张张影像图片,震区灾情逐渐清晰……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巴蜀大地再添疮痍。震区环境复杂,虽有救援力量突进,但通讯不畅、灾情不明,给应急救援带来严峻挑战。黄金救援72小时在一分一秒过去,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灾区人  相似文献   
30.
1997年,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机多、难题多、人手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完成了干线飞机内装饰及复合材料制造、运七阻燃材料工艺技术、某新机背鳍垂直天线随炉试板电性能、A320后缘壁板零件工艺成形等七项科研攻关课题,其中运七阻燃材料工艺技术首次利用酚醛预浸料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