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座舱瞬态热载荷的计算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为背景,提出了高精度的飞机座舱瞬态热载荷的计算与仿真方法.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通过联解传导-辐射-对流耦合的控制方程以求出蒙皮温度、座舱各壁面温度,同时考虑了透过舱盖、风挡等透明体的太阳辐射对舱内驾驶员、座椅及仪表盘这类内表面温度和舱内空气温度的影响.通过将座舱内外壁面和舱内空气作为一体联解方程组后,结合某飞行剖面求解了飞机座舱实时瞬态热载荷,并比较了采用本方法与传统方法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2.
新型供氧面罩分型分号及选配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设计新型高性能航空供氧面罩,对影响面罩气密性和舒适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面罩的分型分号及选配方法是最为重要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并根据我国歼(强)击机飞行员的面部特征及飞行员使用面罩的意见,讨论了面罩的分型分号所应遵循的人机工程学原则,提出了新型高性能供氧面罩型、号划分及选配(适体性)的新方案,可供新型供氧面罩的设计选用.   相似文献   
203.
固定床及流化床中橡胶颗粒气固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固定床中的径向导热系数出发,对各参数对径向导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为降低橡胶颗粒低导热率对气固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必须运用固定床的后一个发展阶段即流化床来完成气固间的换热过程.对传热关系式的分析表明,振动流化床中气固传热受振动强度的影响更大.同普通流化床相比,在达到相同的传热效果的情况下,振动流化床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气流的速度,具有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4.
为解决整体叶轮扭曲叶片型面的精加工难题,本文进行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的基础研究.在分析平行直纹展成电解磨削整体叶轮扭曲叶片的过切误差、得到过切误差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用圆锥磨轮和组合式五轴联动数控方案来消除过切误差的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数控展成电解磨床的结构与运动、经济型多轴数控系统及其联动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电解磨削非平行直纹展成曲面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自动数控编程系统,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的叶片型面进行电解磨削.结果表明,加工效率比手工修磨、抛光提高了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5.
高压除水环境控制系统的解耦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压除水环境控制系统是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复杂控制系统,各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试飞证明,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电子设备和座舱的冷却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电子设备舱的冷却效果不佳.因此,对现有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ECS)必须加以改进.通过仿真表明,采用输出反馈、静态解耦控制后的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6.
填充泡沫镍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固液相变蓄能装置的空穴分布及传热性能,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填充泡沫镍的固液相变蓄热容器,与未填充泡沫镍的蓄热容器一同进行了相变蓄热实验,利用铂电阻(Pt100)和数据采集模块(ADAM-4000)测得了各蓄热容器的温度变化数据,实验后对各容器进行了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得到了容器内部的空穴分布图像.通过对比研究两种容器的温度变化和空穴分布,证明了填充泡沫镍能够有效改善固液相变过程中的空穴分布和传热性能,研究结论对于固液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7.
一种应用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运用熵增原理进行系统综合优化设计,分析了主要组成部件(热交换器和涡轮冷却器)以及座舱温度舒适性要求指标对系统熵增的影响.以某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获得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系统运行在最小熵增状态时的引气与供气参数优化匹配结果.研究表明,提出的最小熵增分析方法对未来复杂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8.
针对高速列车穿越隧道或两车交汇时产生的车外压力波会对车内旅客会产生"耳感不适"这一问题提出了新型压力控制方案,本文对新型压力控制方案进行了模拟试验论证.模拟试验系统主要由模拟车厢、进气系统、车外环境模拟系统、间接式气动压力调节器及数据采集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整个试验内容包括压力调节器阻力特性试验、车外压力为负压时的静态试验、车内压力为正压时的静态试验及车外压力变化的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压力控制技术,高速列车车厢内的压力指标能达到所要求的设计要求,进一步验证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正确性,同时论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9.
针对Range-Doppler二维滤波失配导致SAR有源欺骗性假目标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调制的SAR有源欺骗干扰新方法:在平台成像模型及其Range-Doppler失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SAR有源欺骗干扰模型,估算失配成像结果对应的动态范围,在欲形成假目标位置的附近,进行失真接近的欺骗信号调制与发射。仿真表明,该方法使得欺骗干扰能量趋于集中,增强了干扰的一致性、欺骗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210.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完全非接触、无损伤的特点,可用于传统超声检测手段难以适应的场合。本文介绍了空气耦合式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难点,总结了该技术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