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416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飞行器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技术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飞行器外形是专业人员努力追寻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Toplitz变换和混合迭代的算法,对新设计的一种鸭式布局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外形进行了RCS计算,并在微波暗室内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dB之内,证明此算法行之有效,优化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52.
针对目前航空公司话音记录器数据下载及解码的工作现状,阐述话音记录器数据下载、解码现有方式的不足及特点,进行飞机话音记录器在翼下载及解码工作新方式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在航空公司实际推广应用,已经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3.
涵道风扇是未来绿色航空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快速、准确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成为工程领域的迫切需求。在传统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中,部件间的耦合效应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三维数值计算或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而本文发展了考虑涵道风扇关键部件耦合效应的设计方法,形成了涵道风扇一体化设计手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涵道风扇的一体化设计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叠加设计方法,耦合设计使叶片推力设计误差由15%减小到3.5%;采用部件耦合方法设计的带有扩张喷管涵道风扇和等直径喷管涵道风扇的转静叶片推力设计误差满足工程需求,确认了部件耦合的设计方法正确传递了部件间的影响关系;通过试验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推力校验,试验结果与设计点的总推力误差为1.25%,证明了本文发展的耦合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针对厘米/毫米级空间碎片对卫星的撞击风险评估,在对卫星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基础上,结合射线跟踪法和失效树分析法建立一种卫星目标的易损性分析方法,计算卫星在空间碎片撞击下导致不同损伤等级的系统失效概率PK/H。详细介绍了该易损性分析方法的总体思路和各项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载人航天器上,对于航天器的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结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采用半经验方法,通过紧束缚理论建立一维近似模型,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的态密度,解释了单壁碳纳米管光吸收谱低能阶段出现的3个吸收峰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6.
国外航空疲劳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侠生  苏少普  孙汉斌  董登科 《航空学报》2021,42(5):524791-524791
航空疲劳问题是影响在研/在役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航空疲劳事故为线索,本文论述了航空结构强度设计理念的变革历程以及相应各时期的航空疲劳发展现状,并围绕21世纪以来国际航空疲劳界的关注热点,从结构长寿命设计、疲劳分析方法及工具、全尺寸结构疲劳试验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老龄飞机延寿技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航空疲劳工程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及方向。考虑目前航空疲劳工程中的问题及未来航空器的发展方向,从航空疲劳评定基础问题、长寿命设计应用问题、试验评估及数字化新技术等方面指出航空疲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满足现代飞机长寿命、轻质和高可靠性设计要求,为航空疲劳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
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多年中,利用光场的量子(或经典)涨落及其关联获取目标图像信息的量子(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和基于自适应稀疏结构表象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图像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条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图像分辨率和图像获取效率理论极限的全新技术途径。文章将概括地介绍这一研究方向,并简要讨论其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58.
高压软管脉冲试验,是检测液压软管在制造过程中材质和接头压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保证飞机在进行各种科目飞行时,高压软管在高压脉冲下不破裂,不漏油。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脉冲压力变化大、频率变化快,适合各种软管压力脉冲试验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文章研究的对象是基于ISP1160和ARM控制芯片LPC2214的嵌入式USBHost。简要介绍了USB通讯数据流结构中的主机模块,叙述了ISP1160和LPC2214之间硬件连接的设计和实现,重点分析了ISP1160软件驱动的结构和USB主机堆栈的开发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0.
在微波暗室远场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利用线极化天线测量圆极化天线的方法.基于圆极化波的分解理论,利用线极化天线进行两次正交测量,所得结果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圆极化天线的方向性图和增益.通过多次对圆极化天线进行实际测试,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