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毕业就失业"这句话穿梭于校园和社会,几百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重点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难原因,并就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元统一推进系统混合比调节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空间液体推进系统的混合比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闭环补气调节混合比原理,建立了补气调节混合比试验模型,研究了系统的流量特性.根据某同步轨道卫星平台推进系统的性能要求,给出了相应混合比的调节范围和对应的补气量,为混合比调节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块对角控制理论和分析飞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把飞机纵向运动方程转化为块对角非线性系统,并设计了飞机自动着陆纵向块对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控制飞机自动着陆,跟踪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航班正常性这一困扰航空公司的难题,正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一样,是无解、多解抑或是唯一正解?我想首先我们应该证明这一命题的合理性,只有证明命题存在是合理的,我们才需要根据命题去寻求答案。否则,我们只有重新命题,进而再寻找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应先证明目前这一困扰的存在是否合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问题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5.
文氏管对涡流器具有重要的引流作用.通过改变第III级文氏管的喉道面积大小,探究了其对三级涡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应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三头部试验件的涡流器出口流场进行分析,发现中间涡流器的两个漩涡中心的径向距离随着第III级文氏管喉道面积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邻三级涡流器出口流场会叠加,致使中间涡流器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试验中大气富氧环境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更好的模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过程中的力热载荷耦合作用,国内外近年陆续建立了多种试验设施和试验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典型的力热氧综合试验技术现状及力热氧试验中的热载荷模拟方法,并展望了力热氧综合试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存在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建立基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理论模型。选用陶瓷CBN砂轮进行三弧段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的高速磨削正交试验,探究砂轮线速度、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切向磨削力、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砂轮线速度对切向磨削力、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大,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进行表面形貌观测未探测到明显的磨削烧伤区域,证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方式可用于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宫空间站梦天载荷舱提出了采用一种含大开口的半硬壳铆接结构,实现了结构承载、载荷进出舱及载荷试验平台一体化设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虑主动段飞行及地面整器起吊载荷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结构强度迭代分析,识别结构的潜在薄弱环节,并开展针对性的局部结构验证试验。最后,设计并建立大开口结构的全工况静力试验平台,开展载荷舱整舱静力试验。数值计算与试验所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载荷舱大开口结构设计的正确性。载荷舱结构的设计方法及验证思路可为其他飞行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沿海加速腐蚀试验谱中的环境参数,开展腐蚀浸泡环境下的铝合金壳体材料ZL105的腐蚀损伤实验研究。每一浸泡周期结束时对试件工作表面进行腐蚀损伤的形貌观测和电化学测量,获得不同腐蚀周期的平均蚀坑深度和表面自腐蚀电流密度。通过拟合分析,分别得到以平均腐蚀深度变化率和表面自腐蚀电流密度为腐蚀损伤表征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无量纲的归一化处理,量化对比两种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腐蚀前期(36~120 h)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69。依据ZL105相应腐蚀损伤形貌观测和建立相应点蚀数学模型,合理解释了两种腐蚀速率在不同腐蚀时期的差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以航天器近距离导引轨迹规划仿真验证为目标,对基于Visual C+ +,Vega Prime和Matlab的联合仿真系统进行开发研究.首先,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追踪航天器近距离机动时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Multigen Creator软件建立卫星等对象的模型,使用Vega Prime进行视景仿真.之后,采用Visual C+ +进行系统集成,建立基于三者相结合的仿真验证系统.最后,以椭圆参考轨道下近距离交会的连续推力式燃料最优轨迹规划为例,验证了该联合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