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8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663篇
航空   2050篇
航天技术   849篇
综合类   607篇
航天   10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1.
针对航天器目标识别中现有的光照变化和图像模糊条件下几何仿射不变矩识别不稳健问题,根据灰度光照模型,结合图像模糊和不变矩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光照模糊不变量,与几何仿射不变矩进行融合,构建出一种新的光照模糊相似融合(CIBA)不变矩,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光照、模糊和相似变换(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性。对3种不同的航天器目标的识别实验表明,光照模糊相似融合不变矩在最小距离分类器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6.37%,比几何仿射不变矩提高了94.00%,比具有光照不变性的几何仿射不变矩提高了24.54%,有效地解决了对不同位姿、不同光照模糊条件下的航天器目标识别问题,提高了基于矩的目标识别鲁棒性。  相似文献   
712.
713.
旁瓣匿影是脉冲压缩雷达中常用的抗干扰技术。首先基于旁瓣匿影的一般结构,构建了脉压前匿影与脉压后匿影两种工作模式。然后重点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雷达抗干扰性能和检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脉压前匿影比较适合对抗压制性脉冲干扰,而脉压后匿影则更适合对抗欺骗性脉冲干扰。  相似文献   
714.
跟踪研究了美国海基激光武器的发展动态,论述了其发展历程、基本构成、作战流程和发展现状,剖析了其关键技术的攻关进展情况,预测了其未来作战应用,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15.
分析了卫星遥测数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的遥测数据判读系统框架,并定义了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及接口关系,应用卫星实际遥测数据对判读系统的数据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系统对数据异常反应迅速,能够很好地满足卫星测试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16.
To achieve hovering, a spacecraft thrusts continuously to induce an equilibrium state at a desired position.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n the quantity of propellant onboard, long-time hovering around low-Earth orbits (LEO) is hardly achievable using traditional chemical propulsion. The Lorentz force, acting on an electrostatically charged spacecraft as it moves through a 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provides a new propellantless method for orbital maneuve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induced Lorentz force as an auxiliary means of propulsion for spacecraft hovering. Assuming that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s a dipole that rotates with the Earth, a dynamical model that characterizes the relative motion of Lorentz spacecraft is derived to analyze the required open-loop control acceleration for hovering. Based on this dynamical model, we first present the hovering configurations that could achieve propellantless hover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d specific charge of a Lorentz spacecraft. For other configurations, optimal open-loop control laws that minimize the control energy consumption are designed. Likewise, the optimal trajectories of required specific charge and control acceleration are both presented. The effect of orbital inclination on the expenditure of control energy is also analyzed. Further, we also develop a closed-loop control approach for propellantless hovering. Numerical results prove the validity of proposed control methods for hovering and show that hovering around low-Earth orbits would be achievable if the required specific charge of a Lorentz spacecraft becomes feasible in the future. Typically, hovering radially several kilometers above a target in LEO requires specific charges on the order of 0.1 C/kg.  相似文献   
717.
设计了一套压缩空气中悬浮油检测的采样方法,并对该方法的采样时间、采样流量、采样吸收效率等进行了定量化试验和论证,确认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18.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数据的机场跑道外来物(FOD,Foreign Object Debris)检测算法,该算法包括几何校正、背景差分、杂波抑制和伪装消除等4个步骤.其中,几何校正排除了摄像头轻微抖动造成的图像差异;背景差分利用每个像素对应的颜色向量信息,建立背景模型并进行定时更新;杂波抑制和伪装消除利用差分图像和原始图像信息,建立马尔科夫随机场和概率统计模型,在降低虚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率.将本算法应用于两组不同光照条件下获取的视频图像,检测不同形状和颜色的FOD目标;采用本算法对机场实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9.
VTS雷达站选址问题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雷达站选址方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有重要影响.首先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雷达站候选点进行初选;然后建立了雷达站选址双目标优化模型,第1目标为总成本最小,包括雷达站的建设成本和雷达站与VTS中心的线路铺设成本,第2目标为被多重覆盖的水域单元权重之和最大;最后针对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算例分析显示,模糊综合评价可能去掉一些候选点,使得目标函数值变差,但是增加了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将程序运行10次,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本算法是收敛和稳定的,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0.
捷联式天线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于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导引头天线伺服系统的体积受到严格限制,传统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的应用受到挑战,为此提出采用捷联稳定方式来解决视线稳定问题.根据弹载捷联式天线平台的结构特点及稳定原理,应用坐标变换方法,完整地建立了两自由度捷联式天线平台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平台框架运动学耦合关系,表明捷联稳定方式与速率陀螺稳定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信息的获取和控制方式上,速率陀螺稳定方式是一种直接硬件稳定方法,而捷联稳定方式是一种软件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框架动力学耦合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弹体对框架的耦合较强,需要进行弹体解耦,而框架之间的交叉耦合相对较弱,实际设计时可以忽略.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捷联式天线稳定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小型化导引头视线稳定平台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