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5篇 |
免费 | 467篇 |
国内免费 | 2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54篇 |
航天技术 | 328篇 |
综合类 | 211篇 |
航天 | 4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利用三维多谱勒激光测速仪,对悬停状态下模型旋翼桨叶附近的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悬停状态下桨盘附近的流场特征、旋翼桨尖涡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桨尖涡对后续桨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弹道靶红外辐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认识再入物理现象 ,在弹道靶上做了模型头部和近尾流红外辐射测量。发射器为 1 4.5mm口径的二级轻气炮 ,模型为1 0mm的球 ,材料为聚碳酸酯和铝 ,模型发射速度 4~6km/s,使用红外InSb探测器测量波长 3~ 5 .4μm的红外辐射 ,靶室压力 5 .32kPa。实验中使用光电法测量模型速度 ,两站阴影照相进行模型姿态监测和速度核实。实验结果表明 :球模型的红外辐射强度强烈依赖于模型材料和模型飞行速度。对不同材料模型头部和尾流部辐射强度的定性比较说明由于低温材料烧蚀产物的存在 ,极大地增强了头部和近尾流区的辐射强度 ,而且延长了尾流辐射长度 相似文献
183.
郑昕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44(3):347-353
常规的由Boost和DC/DC变换器级联构成的两级式PFC变换器,在Boost电路输出端要接高耐压等级的电解电容作为储能电容,不仅体积大、价格高,而且寿命短,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低压输出的Boost/半桥组合式软开关谐振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半桥电路输出端的低压电解电容平衡瞬时功率,Boost电路输出端电容与变压器漏感谐振,并不大量储能,由此减小了Boost电路电容的规格,提高了工作可靠性。讨论了该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前后级共用一套控制电路,实现功率管的软开关和能量的传递。分析了降低电容容值的可行性,指出采用小容值非电解电容替代Boost电路输出端的大容量电解电容后,变换器具有良好的性能。给出了Boost和半桥电路输出端电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4.
郑华盛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8,(1):8-11
本文将文[1]所构造的差分格式推广到方程组情形。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格式具有高效分辨激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5.
基于隐失波全内反射的测速技术TIRV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velocimetry)是微纳流动中测量壁面附近几百纳米范围内速度的有效方法。隐失波的光强分布I (z)随离开壁面的高度z指数衰减。若荧光粒子位于光强分布中,其亮度也将符合此指数关系,通过测量粒子亮度可确定粒子的垂向位置z,而确定隐失波的基准光强I0是该技术的关键之一。基于粒子近壁Boltzmann浓度分布、粒子粒径不均匀性和隐失波光强公式,给出了粒子亮度概率密度分布的数值解。实验测量粒子统计亮度分布后,依据实验和理论分布相同原则可定量确定基准光强I0。采用φ100nm和φ250nm 荧光粒子验证此方法并定量分析了粒径分散性对确定 I0的影响。进一步采用φ100nm粒子进行近壁速度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6.
郑波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23(5):49-52
本文提出了基于Gauss核函数的SVM故障诊断技术,并利用grid法对SVM中参数进行寻优,以保证得到最高分类精度.通过对某航空公司ERJ145的右发AE3007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后,证明基于Gauss核函数的SVM在小样本故障诊断中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和可信性,能够为飞机发动机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7.
研制开发了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专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是一个标准光源环境的图像采集装置,主要由色温为5500K的氙灯、漫反射积分球和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组成。软件用于图像处理,处理过程分为3步:首先使用灰度阈值将原始图像进行肤色/非肤色分类,然后通过图像分割和坐标排序定位人脸特征,最后应用形态学技术提取与人体五脏对应的色部区域并且计算区域色度值。使用该系统采集和处理了30例年轻人和53例老年人的样本。实验结果表明年轻人和老年人色部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初步应用验证了系统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88.
研究多个假目标保护一个真目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在确定ARM瞄准方向的基础上,给出导引头在分辨目标时刻对真假目标截获概率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计算真目标受到ARM多次攻击时被杀伤概率的通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估假目标诱骗对抗ARM的效能时,必须考虑目标损失积累的影响;为提高诱骗效能,在增加假目标数量的同时,应降低其易损性,提高发射功率,并采用合理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89.
190.
一种非接触光外差轮廓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纳米级非接触超高精度光外差轮廓仪。该量仪是基于普通光路的外差干涉仪,两束具有微小频差的激光束照射到制件表面:其中一束光被会聚后作为测量光针扫瞄制件表面;另一束光则被用作参考光束。这两束光经反射后形成干涉,所得信号的光程差与制件表面高度变化成正比。量仪的横向分辩力小于2μm,垂直分辩力小于1nm。制件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制件表面同时亦被作为测量参考面。经光电转换后,信号由微机处理,从而快速完成测量、计算、显示与打印各种参数与图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