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4篇 |
免费 | 1261篇 |
国内免费 | 121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95篇 |
航天技术 | 1879篇 |
综合类 | 1086篇 |
航天 | 18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301篇 |
2013年 | 313篇 |
2012年 | 350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474篇 |
2008年 | 446篇 |
2007年 | 370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317篇 |
2004年 | 207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388篇 |
1998年 | 345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204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522.
蓝宝石光学窗口在空间环境服役时,将会受到不同射线(如γ射线、X射线)以及离子流(如电子、质子等)的辐照作用,使其光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使用性能.为模拟空间环境,采用60Co源及电子流对蓝宝石进行辐照,研究了蓝宝石经辐照后的光学性能及结构变化,测试了蓝宝石辐照前后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AFM实验表明,γ射线辐照对蓝宝石表面粗糙度几乎没有影响,而电子流辐照使得蓝宝石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收光谱结果显示,蓝宝石经射γ线及电子流辐照后在紫外可见波段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出现206,238,300和330 nm等吸收峰.荧光光谱发现335 nm和410 nm等荧光发光峰.曩后分析了色心产生原因,计算了辐照前后的色心浓度. 相似文献
523.
采用五阶WENO格式,通过数值求解二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系统模拟了激波与旋涡对的干扰过程.我们研究了强度为1.05和1.2两个典型的激波同不同强度的旋涡对的干扰过程.根据激波动力学特性,我们把激波与掠过型旋涡对干扰分成四类,而碰撞型干扰分成七种不同的类型.研究表明,激波与旋涡对干扰过程中,声波产生有三种机制,激波与涡对的干扰,涡对之间的耦合以及激波与声波的干扰. 相似文献
524.
525.
帽形件超塑性胀形的最佳压力-时间曲线与最小厚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超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帽形件的变形模式,导出了帽形件超塑性气胀成形的最佳压力-时间曲线方程和最小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举出数字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26.
527.
<正> 1.前言 低速风洞半模实验有许多优点,但伴随而来的是洞壁干扰修正问题。大迎角、大堵塞度情况洞壁干扰修正值相当大。如某后掠大展弦比机翼半模,迎角90°时堵塞度达18%,阻力系数洞壁干扰修正值可达真实值的70%。又如某农机机翼半模,迎角40°时堵塞度达8%。压力系数洞壁干扰修正值达真实值的30%。因此,在进行半模实验时,洞壁干扰修正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28.
文章从标准化的角度讨论了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分析了以MIL-STD-810为代表的各类产品通用的环境标准和以NASA-HDBK-7005为代表的航天系统动力学环境标准所形成的两个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讨论了NASA-HDBK-7005的标准内容,提出了我国航天动力学环境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29.
神经网络在直升机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得到了单旋翼布局直升机的总体参数和部件重量估算方法,为直升机方案论证初期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决策手段.对神经网络应用了多种训练算法,并与传统回归公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采用BR训练算法的神经网络具有比传统回归方法更好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又表现出比LM,SCG等常规训练算法更好的范化能力,对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都有较高的估算精度,适用于型号设计初期的参数估算. 相似文献
530.
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器件的试验及对我国航天安全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半导体特征工艺尺寸减小、集成度提高,静态存储器(SRAM)对单粒子锁定呈现出极其敏感的现象和趋势,为此国际航天界开展了大量的试验评估工作,剔除和杜绝了一些极端敏感器件在空间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空间应用背景,文章利用脉冲激光实验装置和重离子加速器,分别对三星公司新旧两种型号的4 M位SRAM芯片进行了单粒子锁定试验评估.试验测得两型号芯片的单粒子锁定阈值差异巨大,新型号芯片的锁定阈值低于1.5MeV·cm2/mg,而老型号芯片的锁定阈值高于39.6MeV·cm2/mg.这种对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的芯片若应用于空间,将会发生0.008~0.04次/天的频繁锁定事件,极大地威胁航天器的安全和可靠.为应对这种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的现象和趋势,提出了加强我国航天产品设计、元器件采购、筛选、试验等的规范、技术和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