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航空   1272篇
航天技术   280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4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以A3钢为基底进行化学复合镀Ni-Co-P,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一种Ni-Co-P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并对镀层的形貌、硬度、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实验得出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硫酸镍35.0 g/L,硫酸钴4.0 g/L,次亚磷酸钠30.0 g/L,柠檬酸三钠60.0 g/L,硼酸35.0 g/L,乳酸12.0m 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 g/L,硫脲2 mg/L,p H值为7.0,温度90℃,施镀时间2 h。在该条件下,镀层沉积速率较快,可达89.83 g/(m2·h),镀层具有较强的耐蚀性,硫酸铜点滴时间可达285 s;该镀层表面分布均匀,孔隙率分布较小,与基体结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962.
为研究和模拟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在准静态条件下的断裂特性,利用扩展有限元XFEM技术,建立了中心直裂缝含加载平台的圆盘形三维模型。基于线粘弹性理论,通过单轴拉伸实验直接获取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最大拉应力8.21MPa,作为仿真模型中裂纹粘聚区的断裂强度,模拟了固体推进剂在静态加载条件下裂纹实时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实验和仿真过程中裂纹均首先呈I型扩展,最后以复合断裂形式扩展失效。讨论了推进剂在压缩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区的应力变化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发现实验预期结果与仿真结果符合性良好,说明扩展有限元法能够为改性双基推进剂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3.
高DN值滚子轴承保持架断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鲁  霍帅  郑凯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115-2122
对高DN值(轴承内径与转速的乘积)滚子轴承保持架断裂的故障机理进行仿真,采用超高周疲劳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往基于高周疲劳概念的保持架设计方法不适用于高DN值轴承保持架,超长寿命期内造成断裂所需的应力远低于材料的疲劳极限。造成高DN值滚子轴承保持架断裂的主要应力来自高转速带来的离心应力,而兜孔圆角过小导致应力集中过大是造成轴承保持架断裂主要原因,因此增大保持架兜孔圆角或清根能够降低局部应力集中,有利于防止保持架的断裂,提高轴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4.
齐江辉  郭健  郑亚雄  董斌  朱成华 《推进技术》2020,41(11):2605-2612
为研究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尾流场及梢涡特性,本文基于DDES(延迟分离涡方法)建立了螺旋桨空化流场数值预报模型。为验证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多套不同尺度网格的不确定性分析,同时将非定常流动中螺旋桨(VP1304)螺旋桨空泡及梢涡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随后基于该模型对七叶大侧斜螺旋桨的尾流场及梢涡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本文所建立数值模型精度较高,可以准确地捕捉到梢涡空泡及梢涡尾流场特性;同时DDES方法相比RANS方法在对复杂湍流流动的捕捉能力更强,更适用于螺旋桨梢涡捕捉;尾流场网格加密对尾流场模拟及准确捕捉梢涡十分重要,但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影响不大;尾流区域的轴向速度场可以分为加速流动区和自由流动区,进速系数越小,自由流动区与加速流动区之间的界限向外扩张越明显;E1619桨在重载工况有明显的梢涡空泡产生,而轻载工况空泡面积较小且无梢涡空泡发生;梢涡在向下游发展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融合,进速系数越大,融合发生的越晚,梢涡强度也越小;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在尾流区域会产生一个分支涡,分支涡起始于吸力弯曲面下缘,且与梢涡呈一定的夹角,进速系数越大,夹角越小。  相似文献   
965.
为了在航空发动机方案设计阶段实现整机质量指标向发动机各单元体的分配,定义了整机质量目标,提出了整机质量 名义值和质量公差的分配方法。单元体质量公差的分配主要考虑了单元体的加工成本、质量占比、零组件特性的影响,构建了“质量 公差—加工成本”模型来确定质量公差与加工成本的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单元体的质量公差分配结果进行综合,对照整机质量 目标迭代修改质量公差分配结果。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6.
基于变导叶调节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变导叶调节,基于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发现,通过在发动机加速过程中对压缩部件导叶角度的适应性调节,可以优化压气机和风扇在过渡态的空气流量,使得燃油在满足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增加,从而提升了发动机加速性能.最后,与常规两变量加速过程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两控制量(主燃油和尾喷管喉道面积)、增加风扇导叶调节或压气机变导叶的三控制量的加速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可以使得燃油最大可能速率高于常规方法,且发现压气机导叶角在优化过程的作用优于风扇导叶角,优化后的工作点加速路径紧贴喘振裕度限制边界,且各个约束严格在可行域范围内,3种方案的加速时间分别为5.5,4.9s和4.5s.  相似文献   
967.
直流喷射首次破碎的形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了解直流喷射过程中射流柱的细部结构以及其脱落过程,利用LES结合VOF的方法,对静止大气中垂直射流现象进行模拟。模拟得到的液相喷雾结构和试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通过计算观察得到射流柱进入到大气中后由于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迅速形成伞状的头部,头部的边缘在不断变薄失稳的过程中脱落形成液带,液带脱落产生的液滴具有等距性,间距为0.106mm,并在伞状边缘的下方形成一个气涡,气涡与上游的射流柱相互作用,促进射流柱表面的脱落。射流柱表面由于Kelvin-Helmholtz(K-H)表面波的作用呈现鱼鳞状的结构,并导致射流柱整体断裂、破碎,其表面波波长由初始的0.26mm迅速增长到0.78mm。  相似文献   
968.
为研制某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样机,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空心轴转子-轴承结构系统。基于有限元法建立 了该转子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开展了考虑脉冲爆震非定常周期气动载荷作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计算。 将在临界转速处转子的振动幅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以转子系统各阶临界转速与发动机慢车转速及工作转速之间的裕度作为 约束条件,结合转子强度的相关要求,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转子系统的支承位置、刚度及转子结构的几何参数进行了 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子-轴承系统满足总体设计要求,临界转速与工作转速之间的裕度超过20%,且保证了前3阶临 界转速对应的振动幅值最小化。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转子系统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9.
为了突破传统测量光路限制,实现对航空发动机三头部全尺寸回流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测量系统,在自模区工况下对其内部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调试。结果表明,在壁面之上预设内窥小孔即可实现测量光路布置,采用大焦距光学适配接口能够很好的解决相机内窥镜成像圈较小的技术难题。通过缩短相机内窥镜工作距离和采取多种消光措施大幅提高了测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终实现了模型燃烧室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获得了内部流场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970.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是空天动力装置研究中常用的流场测试方法。但对具有复杂流动特征的燃烧室,通过传统互相关算法处理得到的流场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缺陷。本文将深度学习应用于PIV后处理中,以实现流场数据的异常检测和修复。在甲烷预混对冲火焰数据集上,将异常划分为两种类型,并搭建U-Net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经过训练和优化,模型以较高置信水平识别两类异常并使用不同策略自适应修复,过滤噪声并保留原始正常数据。同时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迁移性,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流场数据修复提供参考。与POD迭代法和中值滤波相比,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方法不仅修复率高,而且在不同工况下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