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0篇
  免费   4122篇
  国内免费   1990篇
航空   11731篇
航天技术   2241篇
综合类   1049篇
航天   409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945篇
  2021年   1022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819篇
  2017年   978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KuaFu Mission     
The KuaFu mission-Space Storms, Aurora and Space Weather Explorer-is an "L1+Polar" triple satellite project composed of three spacecraft: KuaFu-A will be located at L1 and have instruments to observe solar EUV and FUV emissions, and white-light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and to measure radio waves, the local plasma and magnetic field,and high-energy particles. KuaFuB1 and KuaFu- B2 will bein polar orbits chosen to facilitate continuous 24 hours a day observation of the north polar Aurora Oval. The KuaFu mission i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complete chain of disturbances from the solar atmosphere to geospace, including solar flares, CMEs, interplanetary clouds, shock waves, and their geo-effects, such as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 and magnetic storms, and auroral activities. The mission may start at the next solar maximum (launch in about 2012), and with an initial mission lifetime of two to three years. KuaFu data will be used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pace weather phenomena, and will be used for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purposes. The overall mission design, instrument complement, and incorporation of recent technologies will target new fundamental science,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space weather, and raise the standard of end-to-end monitoring of the Sun-Earth system.  相似文献   
112.
现代微波测量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微波测量仪器、测量技术及测量分析出发 ,简单地阐述了现代微波测量发展的趋势。供微波测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叙述了资源卫星动量轮的一般结构和开环测试原理。详细介绍了应用IEEE488总线构成的动量轮开环性能自动测试系统。说明了这个自动测试系统的系统构成以及测试项目、测试流程和获得的测试结果。并据此提出这个系统在卫星研制工作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4.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明确定义了过程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定义了过程体系结构,采用了一个扩充的COSMOS模型,以支持灵活的过程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过程的工程化支持。  相似文献   
115.
简要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星载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流程和应用,探讨了一种在轨定位结果的确认和互验方法.借助于卫星工具包软件(STK),利用NASA网站公布的HY-1卫星两行根数(TLE)进行卫星轨道推算,生成星下点位置,并与相应时刻星载GPS接收机实测数据得到的星下点位置进行比较,由此得到两种方法定位结果之间的偏差,用实际在轨数据验证了两者的位置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116.
多协议多用户GPS/GSM监控系统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协议、多用户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监控系统中,网关的设计对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有重要作用.讨论了在网关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短消息服务器的接口协议,提出使用协议管理器实现多协议接入;给出了与用户系统的通信指令格式,并分析了地址的转换流程.最后剖析了用多线程方式和消息驱动实现这种系统的优点,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现的消息循环流程.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是可靠高效的.  相似文献   
117.
在风洞用电子扫描阀进行测压,研究了绕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分离流动的壁面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均在上游x/h=-6处剪切层开始分离,并再附于下游x/h≈20的位置.锯齿扰流片横向位置的变化对壁面平均压力分布几乎没有影响,但通过锯齿槽流向的压力脉动一般大于通过锯齿尖点流向的脉动.从平均压力分布看,锯齿高度可以增加扰流片阻流效果,采用锯齿扰流片可以减小下游壁面压力的脉动.  相似文献   
118.
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TECU左右;在北京时间0700之后,在较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强列的电离层负相暴,并且该负相暴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在北京时间0700-0900之间,在低纬地区出现了电离层正相暴。在定时间内较高纬度地区的负相暴逐渐增强并向南移动而低纬地区的正相暴经历了增强到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9.
TC4钛合金的微动磨损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6Al-4V合金在18℃,100℃250℃下的微动磨损特性及防护工艺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合金微动磨损的主要磨损形式是疲劳脱层,其磨损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高渐微动磨损量与磨损区表面所形成的氧化层的性质及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提高日常检定工作的工作效率,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下,以为接口的电学参数自动检定系统的组成、仪器控制方式及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