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航空   10607篇
航天技术   5662篇
综合类   598篇
航天   2962篇
  2021年   168篇
  2018年   201篇
  2016年   163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413篇
  1988年   231篇
  1987年   257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640篇
  1984年   519篇
  1983年   405篇
  1982年   485篇
  1981年   615篇
  1980年   248篇
  1979年   184篇
  1978年   189篇
  1977年   145篇
  1976年   155篇
  1975年   187篇
  1974年   180篇
  1973年   161篇
  1972年   188篇
  1971年   148篇
  1970年   143篇
  1969年   147篇
  1967年   1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We present here the energy spectra relative to different geomagnetic regions as measured by the ALTEA (Anomalous Long Term Effects on Astronauts) detector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USLab from August 2006 to July 2007.  相似文献   
932.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on of natural space debris near the stable Earth-Moon Lagrange Points, L4 and L5, is presented with a focus on the potential debris risks to spacecraft operating near these points. 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formulates a debris propagation model using four-body dynamics, then applies candidate probabilistic survivability models to a notional spacecraft operating at the L4 and L5 Lagrange points to quantify the collision risks to the spacecraft from natural debris particles. Of the survivability models implemented, the natural debris collision risks to spacecraft survivability are found to be incredibly low, but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isk further ar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Overall, research into stable Lagrange point natural debris propagation improv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ision risks posed by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Kordylewski clouds and enhances operational planning for Lagrange point space missions.  相似文献   
933.
在大型空间结构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降阶系统的状态估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控制器的性能。针对B.Friedland的工作,本文提出了有色噪声补偿模型,在恒等变换下显式地消去了有色噪声项,利用正交投影定理仅对感兴趣的状态分量导出了无偏、最小方差估计。这组递推估计式与采用增广状态方法相比,不仅在处理容量、计算效率上有很大改进,而且是标准Kalman滤波方程的推广。注意到原系统与降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随机系统分析方法,给出了在高斯、马尔可夫假设下,有色噪声模型特征参数的在线识别技术。数字仿真表明,对偏差补偿起主要作用的是有色噪声补偿模型中的驱动白噪声项,这是对B.Friedland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4.
介绍了微波暗室内雷达散射截面自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同步转角信号的A/D转,RCS值的同步采集与处理以及转台的自动控制等部分,该系统具有1/36度的定位精度和2.5mV的回波电压分辨率,系统误差小于1dB,适用于RCS、天线方向性图及电磁兼容等测量。  相似文献   
935.
利用三维多谱勒激光测速仪,对悬停状态下模型旋翼桨叶附近的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悬停状态下桨盘附近的流场特征、旋翼桨尖涡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桨尖涡对后续桨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6.
基于含间隙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刚度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间隙实现吸振器工作频率连续跟踪外激励频率的变化。文中根据基波平衡导出了使主系统近似完全消振所需的弹性元件间隙控制律。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单自由度主系统和多自由度主系统均有很好的消振效果和相当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937.
发展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军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包括高M数的军用飞机和导弹,特别是跨大气层飞机,将使空中的作战平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可能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起到杀手锏的作用;第二方面是高超声速客机;第三方面是水平起降的完全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制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在材料与结构、推进技术和空气动力等方面需要很大的技术发展跨度。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工具,即地面试验、计算和飞行试验,在模拟高超声速飞行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为了发展下一代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必须一体化地运用这些工具。一体化设计方法论的关键,是用增量形式的计算流体力学结果,将地面试验数据外推到飞行条件。  相似文献   
938.
简单地介绍了单级入轨火箭的可行性;详细地阐述了单级入轨有翼火箭气动设计的基本思想,即以箭身来满足上升段的要求,以机翼来满足再入段的要求。还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单级人轨有翼火箭的气动设计方法─—响应表面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根据本文叙述的基本气动设计思想和方法设计出的一种单级人轨火箭的典型外形。最后得到了结论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单级入轨火箭预研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9.
创新通信技术在国家重大空间技术开发计划中有着巨大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通信技术,旨在探索未来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潜力。首先讨论了空间通信的特点,并给出了不同编码方法的概述;详细介绍了基于网络编码的批量稀疏编码(BATS码)创新技术。BATS码作为一种潜在的应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多跳中继网络中严重丢包问题;给出一个BATS码原型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证明BATS码比现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最后,讨论了BATS码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0.
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压电智能结构是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一些典型结构,如飞机机舱、空间站、卫星太阳能帆板和通讯天线以及直升机旋翼等,其振动与辐射噪声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为了研究这些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方法,制作了几个实验模型如大型薄壁复合材料圆桶、柔性梁、钢架及旋翼系统模型,通过压电传感器、驱动器布置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测控平台上进行了振动控制实验,取得了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