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周进  庄逢辰 《推进技术》1990,11(4):17-23,76
本文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液氧/烃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模型.模型采用多流管压力耦合方法,并考虑了推进剂液滴剥离、高压超临界燃烧和液膜冷却等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利用本模型对液氧/丙烷发动机燃烧过程的计算模拟表明:本模型为液氧/烃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模拟和性能预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12.
基于SimMechanics的飞行员操作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男性飞行员人体尺寸和中国成年人人体测量数据,建立飞行员上肢的刚体模型.参考GJB飞机座舱布局和HB飞行品质规范要求,运用Matlab运动仿真模块SimMechannics对飞行员推杆和拉杆操作进行动力学仿真.在给定末端运动规律和负荷水平时,通过仿真可获得上肢各关节力矩,根据舒适性准则可求解上肢的三维舒适操作域.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水平相同时推、拉杆操纵的舒适域并不相同,舒适操作范围大小与操作特征相关,在进行飞行员的工效分析和座舱的优化布局时必须根据操作特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13.
刘壮  邱一  郭超  高长水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8):38-45,67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_p/Al)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但是其二次加工极为困难。仿真和试验研究了SiC_p/Al复材的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结果表明,随着铝基体的去除,SiC增强体与铝基材之间的结合界面不断减小,界面的疲劳寿命随界面面积减小而呈现若干数量级式降低。当结合界面面积下降到较低水平时,SiC增强相会从基体材料上脱落,同时在加工表面留下微坑。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这些微坑的数量和尺寸高度相关。SiC增强相尺度越大或含量越高,则加工表面越粗糙。  相似文献   
214.
脑力负荷对前注意加工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与飞行任务相关的脑力负荷对听觉前注意加工的影响,采用14名被试者在不同脑力负荷下开展飞行模拟实验,并记录失匹配负波(MMN, Mismatch Negativity)作为听觉前注意加工的评价指标.被试者需要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包括起飞、巡航、降落在内的完整飞行过程,同时对平视显示器所呈现的目标信息状态进行监视,并对异常信息进行响应.实验通过设定目标信息的数量及刷新频率来控制被试者的脑力负荷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脑力负荷对额中央区MMN影响显著,可为复杂飞行任务的脑力负荷评价提供一定的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215.
During spaceflight the immune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affected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During the SIMBOX (Science in Microgravity Box) mission on Shenzhou-8, we investigated microgravity-associated long-term alterations in macrophageal cells,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or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long-term microgravity on the cytoskeleton and immunologically relevant surface molecules. Human U937 cell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a macrophageal phenotype and exposed to microgravity or 1g on a reference centrifuge on-orbit for 5 days. After on-orbit fixation,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after landing. The unmanned Shenzhou-8 spacecraft was launched on board a Long March 2F (CZ-2F) rocket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JSLC) and landed after a 17-day-mission. We found a severely disturbed actin cytoskeleton, disorganized tubulin and distinctly reduced expression of CD18, CD36 and MHC-II after the 5 days in microgravity. The disturbed cytoskeleton, the loss of surface receptors for bacteria recognition, the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es, the loss of an important scavenger receptor and of antigen-presenting molecules could represent a dysfunctional macrophage phenotype. This phenotype in microgravity would be not capable of migrating or recognizing and attacking pathogens, and it would no longer activate the specific immune system, which could be investigated in functional assays. Obviously, the results have to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as the model system has some limitations and due to numerous technical and biological restrictions (e.g. 23 °C and no CO2 supply during in-flight incubation). All parameter were carefully pre-tested on ground. Therefore, the experiment could be adapted t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vailable on Shenzhou-8.  相似文献   
216.
喷口-加力调节器故障检测涉及的零部件来自不同的令号、附件号及机型,工艺要求各不相同,传统纸质履历方式造成加力 调节器故障检测现场零件检测数据管理复杂、反馈及时性差、质量追溯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信息化测试设备及检测技术,以 网络数据库实时传递反馈检测数据的智能测试方式满足加力调节器故障检测维修中零部件内径、外径参数测量、数据管理、质量追溯 的需求。通过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使用LabVIEW语言实现气动量仪、数显比较仪、脚踏开关与工控机间的通信,提高了测量数据 读取与处理效率。为验证系统性能,在维修现场对系统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能显著提高检测 效率,有效降低现场测试数据的管理难度。  相似文献   
217.
Rao-Blackwellized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多目标跟踪(MTT),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随机集的滤波算法,称为Rao-Blackwellized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RBP-PHDF)。算法运用Rao-Blackwellized思想,通过挖掘分析“混合线性/非线性模型”的结构,采用序列蒙特卡罗(SMC)方法预测与估计概率假设密度(PHD)迭代式中各个目标的非线性状态,并利用非线性状态粒子中包含的信息,使用卡尔曼滤波器(KF)对线性状态进行预测与估计。以更好地估计PHD进而提高各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分析与MTT仿真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仿真条件下,与现有序列蒙特卡罗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SMC-PHDF)相比,RBP-PHDF在降低粒子维数、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218.
飞机界面设计颜色匹配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飞机显示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用于工效学实验的飞行信息显示界面仿真模型.以该模型为背景开展实验,综合使用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对不同颜色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反应时间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主观数据进行处理.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确定了不同背景色和目标色匹配的辨识快慢顺序和喜好程度;不同颜色匹配的作业绩效和喜好程度不全相一致;白色/红色、棕色/黄色、暗灰/蓝色、黑色/淡绿、白色/蓝色较适宜作为背景/目标色组合,白色/黄色、黑色/蓝色则不适宜.  相似文献   
219.
纳卫星散热面与隔热层的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卫星的被动热控系统对卫星舱内的温度控制及其有效载荷的可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散热面与隔热层设计是被动热控设计的两大关键环节.在对其进行传热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纳卫星散热面面积及隔热层厚度的联合设计模型和求解算法,阐述了应用这一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的具体流程,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米卫星为例,在客观分析其轨道热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散热面面积和隔热层厚度进行了设计计算、结果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了各设计参数间的制约关系,设计结果的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采用散热面和隔热层的联合设计可以得到较好的被动热控效果,这一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为纳卫星的被动热控系统设计提供了简便的设计计算模型和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220.
探讨了用于舱外航天服性能实验的中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真空系统的设计和模拟。通过对低温泵的真空度及其抽速与液氦低温板温度的关系进行模拟,验证了真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对中型环境模拟系统预冷采用开放式液氮以简化系统结构;对系统的主要部件液氦低温板和辐射挡板进行了构造分析和热负荷计算;分析了液氦低温板的凝结层对低温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液氦低温板温度场进行模拟及分析,对液氦低温冷凝面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性能验证。通过对航天员氧消耗量的分析合理估算了航天员自身代谢产热,据此确定了中型空间环境模拟系统热负荷及液氦供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