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8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661篇
航空   2600篇
航天技术   1062篇
综合类   536篇
航天   14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Y12─Ⅱ型飞机结冰对其飞行特性影响的试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12─Ⅱ型飞机防冰系统适航验证试飞为例,就确定飞机结冰部位与防护方法,结冰对飞机飞行性能和操稳特性的影响,带冰着陆的可能性及其安全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飞行试验,初步检查出飞机结冰造成飞机飞行性能的损失和操稳特性的降低。仅在新机研制中,为防冰系统适航性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本文给出M_∞=7.8和6.72,Re=3.5×10 ̄7/m和5.4×10 ̄7/m气流绕迎角为20°、30°和35°尖前缘翼运动时,平板锥型干扰区的壁面压力和热流率分布。结果表明:(1)平板锥型干扰区的特征几何尺度与无粘激波角β_0和翼迎角α相关,而壁面压力和热流率的峰值与法向马赫数M_n相关。(2)翼面压力和热流率分布由于受拐角涡影响,前者在翼根部呈波谷状,而后者呈波峰状,影响尺度与翼前缘处来流边界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973.
DECENTRALIZEDOUTPUTFEEDBACKFAULT一TOLERANTCONTROLFORUNCERTAINLARGE一SCALESYSTEMSHuShousong;FanCunhai(DepartmentofAutomaticConuo...  相似文献   
974.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短点火延迟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的点火延迟期对某些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尤为重要。文中引用固相点火理论,在诸多向推进剂表面供热的方式中,着重分析了起重要作用的对流换热,认为提高点火燃气的流速能明显地提高点火燃气对推进剂表面的热交换率,使推进剂表面很快达到发火温度,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短点火延迟点火器设计中应用了这一理论,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5.
用概率统计方法研究了构件在成组法疲劳试验中的安全寿命和寿命分散系数 ,用单侧容限系数法计算了 1Cr18Ni9Ti材料及焊接接头的寿命分散系数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6.
网格技术及其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简要介绍了网格的概念、组成及其特征 ;结合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对网格技术作了剖析 ,着重提出了网格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模式和预期效果 ,指出制造网格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7.
介绍了对圆度仪的数字化改造方法。讨论了测量数据的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及利用单纯形法对测量对象圆度进行评定,给出了实际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78.
大迎角细长旋成体绕流结构演变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烟流显示和测压实验, 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了尖拱头细长旋成体绕流结构随迎角的演变过程。实验发现在不同迎角下, 不仅细长旋成体绕流结构形态不同, 而且不同流态结构的演变过程所含迎角范围较小,几乎在几度迎角内就可完成。  相似文献   
979.
A magneto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solar wind flow is constructed using a kinematic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a phenomenolog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olar wind plasma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m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component normal to the ecliptic plane. This component is mostly important for the magnetospheric dynamics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solar wind electric field. A simpl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of the solar wind flow past the magnetosphere is presented. In this approach the magnetopause and the Earth's bow shock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paraboloids of revolution. Superpos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lk solar wind plasma motion and the magnetic field diffusion results in an incomplete screening of the IMF by the magnetopause. It is shown that the normal to the magnetopause component of the solar wind magnetic field and the tangential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 field penetrated into the magnetosphere are determined by the quarter square of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n final, a dynamic model of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is constructed. This model can describe the magnetosphere in the course of the severe magnetic storm.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lux structure is unstable and can drive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are discussed. The model calc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or September 24–26, 1998 magnetic storm (Dst min=−205 nT) and substorm occurred at 02:30 UT on January 10, 1997.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80.
杨帆  张曙光 《飞行力学》2005,23(2):23-27
根据投放任务要求设计缩比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RLV)投放轨迹,并建立飞行动力学基本分析框架。其中包括对轨迹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和沿轨迹的操稳特性分析。灵敏度分析则包括飞行终端状态参数受模型变化、投放条件、操纵参数、风场等内外扰动影响的分析。稳定性分析包括静稳定性和失速/偏离判据以及模态特性分析;操纵性分析包括考虑平衡、增稳和机动性余量三方面的要求。以上工作为导航和控制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