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9篇 |
免费 | 626篇 |
国内免费 | 30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81篇 |
航天技术 | 414篇 |
综合类 | 250篇 |
航天 | 6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552.
553.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无铰旋翼变截面盒型梁桨叶的挥舞/摆振气弹稳定性优化分析模型,提出了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下的灵敏度分析方法,采用遗传优化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 calgorithm-NSGA-Ⅱ),实现了盒型梁桨叶气弹稳定性条件下多约束、多目标优化.最后完成了实例模型旋翼桨叶的优化与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气弹稳定性、自转惯量和振动固有频率等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转惯量提高到原来的1.147倍,桨叶重量减少5.74%~8.6%,应力减少29.6%~30.1%的多目标优化,优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54.
555.
影响环月飞行器定轨精度的误差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为背案,在现有测控网分布、观测弧段以及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的误差源等前提下,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影响环月飞行器定轨精度的误差源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重点考察了月球重力场误差、观测量精度、初始时刻的先验轨道误差以及观测资料类型等对环月飞行器定轨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6.
557.
用双激波模型计算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高速风扇/压气机内激波波系的真实结构,将适用于预测高速叶型激波损失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于基元叶片特性的流线曲率法程序,发展了一种用于预估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方法。该双激波模型考虑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高马赫数风扇/压气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扩展预测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能力。利用该模型,本文分别对一台叶尖马赫数达到1.4的大涵道比风扇和一台叶尖马赫数高达1.5的三级风扇的非设计点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保持了较高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58.
本文介绍在PC机上开发捷联惯导系统软件并进行数字仿真的方法,讨论了从分配软件任务,到开发实时软件、管理软件、仿真软件,直至固化运行的全过程。还介绍了ASM-86语尔、PL/M-86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的技巧与优点。该方法与传统的在86/380开发系统上开发捷联系统软件的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同时,本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在以8086为基体的单板机软件开发上。 相似文献
559.
在介绍正规矩阵参数优化方法和着舰导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为提高舰载飞机的操纵性能,采用智能设计软件IntelDes3.0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基于飞机纵向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的响应性能良好,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560.
精确的恒星星等信息是开展导航星表建立、航天器定姿、红外相机定标等工作的基础,现有公开星表涵盖测光波段不全且带宽普遍较窄,难以找到与任务传感器响应波段相匹配的星等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恒星辐射光谱的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公开星表数据信息,建立星表测光波段与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差值模型,对星表星等与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差值进行估算;将色指数计算的恒星近似表面温度作为先验信息,在传感器响应波段区间进行普朗克方程求解,进而推算恒星在传感器响应波段的星等。星表数据计算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适应性,对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推导精度为0.066等 (1δ),93.3%恒星推算误差优于0.2等,可满足导航星表建立、航天器定姿、红外相机定标等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