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749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2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原子层沉积无机纳米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本文通过在原子层沉积系统加装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系统,通过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原子层沉积无机薄膜生长过程并进行薄膜厚度的在线测量。通过研究原子层沉积反应条件,实现原子层沉积无机薄膜厚度的石英晶体微天平在线测量结果替代薄膜厚度线下光学测量结果,解决各类复杂腔体内壁原子层沉积薄膜厚度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2.
为了研究扇形通道中真实三维弯扭导向叶片全气膜冷却特性,本文采用压敏漆(PSP)测试技术实验测量了叶片全气膜冷却效率,获得了不同密度比(1、1.5)和质量流量比(9.71%、11.64%、12.47%)对叶片全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密度比条件下,随着出流比增加,叶片压力面侧气膜冷却效率逐渐增加,叶片吸力面侧靠近前缘区域气膜孔下游的冷却效率减小;密度比增加可以使叶片整体气膜冷却效率提高,其中压力面前侧靠近前缘区域的冷却效率提高最为明显,最多提高了182%;高密度比条件下,增加出流比仅会使得压力面侧-0.8< S/C <0气膜冷却效率小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63.
通过显示动力学的方法,对一种软隔离装置反向打开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燃气发生器-隔层试验装置,进一步验证了隔层的打开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脆性断裂准则可较准确地预测隔层的破坏位置和压强,同时在内压冲击载荷作用下隔层薄弱区域首先出现破裂,破裂后下隔层结构逐渐反向打开,最终端口发生严重破坏,研究结果可用于发动机隔层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64.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飞行管理系统安全性分析实施方法,首先对飞行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危害性分析, 识别了各项功能的失效状态及其影响,确定了失效状态的分类和失效概率要求。然后采用形式化语言AltaRica 对飞行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描述,借助商用软件对飞行管理系统进行了AltaRica 建模和故障树分析。分析过程 表明,基于模型的安全性分析,清晰直观,适合工程应用,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5.
杨宝庆  马杰  姚郁 《宇航学报》2020,41(6):657-665
根据制导体制不同,分别从光学制导仿真、射频制导仿真、光学/射频复合制导仿真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半实物仿真装备研究进展。结合飞行器对半实物仿真技术提出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全角度空间制导仿真、特殊环境/背景制导仿真、绕飞伴飞仿真、弹体气动伺服弹性仿真等特殊背景的半实物仿真方案。最后,结合飞行器技术和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趋势,对飞行器半实物仿真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6.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采用“组件+ 框架”的架构设计,将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波形应用软件资源及平台 硬件资源抽象成具有标准接口的组件,通过核心框架对各类资源进行装配部署,形成相应的波形应用。在大规 模综合化软件无线电系统中,每个组件之间存在大量接口调用与数据通信,而每个组件都运行于独立的进程空 间中,这是典型的分布式应用场景,中间件是实现组件间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关键技术。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对传输机制的要求,对目前主流的中间件进行了选择与应用分析,并完成CORBA 中间件的性能指标评测。  相似文献   
967.
利用直流撞击式喷注器组织燃烧的发动机推力室喉部材料耐温极限制约了发动机燃烧效率提升,一种新型高性能直流冷壁式喷注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指导这种新型喷注器的设计,从射流撞击雾化实验出发,探索了圆射流撞壁雾化规律。采用高速摄影捕获溅射雾化场整体形态,利用收集法测量溅射雾化率,选用PDA和PIV分别测量溅射液滴粒径及速度矢量。研究结果表明:射流撞壁后存在溅射,溅射液滴局部呈现螺旋状,液滴粒径为几十微米量级,溅射雾化率随撞击距离的变化规律可分为4个典型阶段:初始段、发展段、稳定段、衰减段,湍流动能为溅射雾化率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68.
连续爆轰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基于爆轰波将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新概念发动机,近年来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关注。现已成功获得多种燃料长时间稳定的连续爆轰,较深入地认识了连续爆轰流场结构,初步测得推力和比冲,验证了连续爆轰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并在火箭模态、冲压模态以及涡轮模态下都实现了稳定连续爆轰。对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在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综述,并给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9.
针对使用传统Gauss伪谱法(GPM)求解航迹规划问题时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两点间经纬度坐标变换的改进GPM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航迹规划方法。对经纬度坐标进行处理,以经纬度变换代替时域变换改进GPM,规划两点间的航迹。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规划出一条合理的航迹,满足飞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