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航空   1580篇
航天技术   634篇
综合类   607篇
航天   6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含侧喷流弹丸三维绕流干扰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全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应用三维隐式有限体积TVD格式,在超声速和零攻角条件下,分别对无侧喷流和含侧喷流的低阻远程弹丸三维粘性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避免分区计算而用代数方法生成了弹丸绕流场O型网络,计算结果得到了清晰的流场波系结构,并从流场波系结构、弹体和弹底表面压力分布等角度将两者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表明侧喷流不仅提供增程推力,而且改变了弹丸阻力特性,其结果可用于研究弹丸的火箭增程技术。  相似文献   
852.
为了将建立在赤道为对称面假设基础上的二维半球域对称)电离层发电机理论扩展到全球,本文在解发电机方程时,去掉赤道对称面这一假设条件和两极附加的边界条件,使通常的边值问题变成一种“无边界’问题.它更合理地描述了电离层发电机过程,而且可以给出半球发电机理论所不能给出的特征,例如,可以对Sq电流体系的UT变化、季节变化、非偶极子地磁场部分的发电机效应等南北半球不对称的情况进行数值计算.计算实例表示,在简单的赤道对称情况下,它可以复现二维半球(对称)发电机模型的结果.在不对称情况下,电流体系的强度、焦点位置、电流方向等显示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而半球发电机理论则无法解释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853.
容栅传感器不确定度初步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引起容栅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实验测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动栅、定栅、基尺、表面贴面和粘接剂的不确定度进行定量分析和估计,通过不确定度合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54.
提出了航天器稀疏编队飞行的概念及其设计方法,阐明了它与通常的紧密编队飞行的区别及其在应用上的前景。采用了一个比Hill解更为广泛的新公式来设计稀疏编队,并列举了若干稀疏编队的阵形。当各航天器距离很近时,该公式自然退化为与Hill解相同的形式。通过与Hill解的设计相比较,表明了新公式用于稀疏编队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55.
本文利用Solar Mesosphere Explorer(SME)卫星1982年和1983年太阳紫外辐射和赤道地区50-90km臭氧分布的红外观测资料,对臭氧地太阳紫外辐射27天振荡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大气光化波动模式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56.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垂直梯度的计算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磁场的球谐模型,推导出地磁场各个分量垂直梯度的球谐表达式.计算出中国及邻近地区高度为0km,50km和100km处的地磁场及其垂直梯度的网点值,编绘出地磁总强度、垂直强度、水平强度和磁偏角的垂直梯度等值线图.研究了地磁场垂直梯度在地面上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57.
气泡雾化喷嘴水平喷射的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水平喷射、端面注气方式的气泡雾化喷嘴结构及工作参数对雾化及流场特性的影响.试验全部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液体采用水,雾化气为压缩空气.用2D PDA测量了液雾的平均直径尺寸分布和速度分布.液体喷射压力变化范围200~600 kPa,气液比变化范围4%~10%左右.试验研究了端面注气方式下,注气孔孔径及数目、混合管长度、液体流动状态及工作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喷射的气泡喷嘴,注气孔的尺寸及数目均对雾化特性产生影响;混合段存在一最佳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喷嘴可获得高的雾化质量;液体旋转流动对雾化特性无显著影响,但可影响两相流动中气泡的分布.  相似文献   
858.
A so-called “ISF” prediction method for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caused by solar wind storms blowing to the Earth is sugges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combined approach of solar activity, 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 (I) and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66–1982 together with the dynamics of solar wind storm propagation (S) and fuzzy mathematics (F). It has been used for prediction tests for 37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events during the descending solar activity phase 1984–1985, and was presented in 33rd COSPAR conference. Here, it has been improved by considera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event, the search for the best radio sourc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thward components of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s on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It is used for prediction tests for 24 larger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events that produced space anomalies during the period 1980–1999. The main results are: (1) for the onset time of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Tobs, and the prediction, Tpred, ΔTpred/Tobs  10% for 45.8% of all events, 30% for 78.3% and >30% for only 21.7%; (2) for the magnetic disturbance magnitude,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Kp,obs, and the prediction, ∑Kp,pred, Δ∑Kp,pred/∑Kp,obs  10% for 41.6% of all events, 30% for 79% and 45% for 100%. Th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method described here has encouraging prospects for improving predictions of larg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in space weather events.  相似文献   
859.
许多高强度结构钢中都发现有马氏体开始转变点以下的贝氏体转变现象。综合使用膨胀法、导磁率法和金相硬度法测定了12CrNi3A,12Cr2Ni4A,30CrMnSiA和32Cr2MolVA等4种高强度钢在300℃左右等温时,在已转变的绝热马氏体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等温贝氏体转变。而且,已存在的马氏体量愈多,则随后发生的贝氏体转变时问愈短;证实马氏体有诱发贝氏体转变的效果。膨胀法与导磁率法对研究钢在马氏体开始转变点以下的贝氏体等温转变是十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60.
有轴向通流的双旋转轴间流动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合长度模型,用共轭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具有轴向通流且内轴加热情况下的双旋转轴间的换热,得到了内轴、双轴间隙内的温度场,内轴外壁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内轴外壁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分布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混合长度模型对具有轴向通流的双旋转轴间换热情况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