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338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针对CO2气保焊飞溅大的缺陷,本课题组在研究其短路过渡机理和飞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开展了用纵向磁场控制CO2气体保护焊飞溅的初步尝试.在进行了大量的工艺实验基础上,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在一定的焊接规范下,外加纵向磁场有效的控制了CO2焊短路过渡中的焊接飞溅,获得较好的工艺效果;同时,存在一个最佳的纵向磁场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磁场对飞溅的控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42.
针对目前国内弹道导弹导航系统单一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滤波算法.该算法将捷联星光跟踪仪(Strapdown star tracker, SST)的姿态信息、高速GPS的位置、速度信息与捷联惯导进行组合滤波,全面提高了导航的姿态、速度和位置精度.最后以该算法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用于弹道导弹的GPS/SST/SINS组合导航系统实时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稳定可靠,系统精度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643.
基于最小偏度采样的卫星自主导航SRUKF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对可靠性、精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将最小偏度采样策略和平方根Unscented卡尔曼滤波(SRUKF)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RUKF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滤波精度和标准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相当的条件下,通过引入最小偏度采样减少了采样点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以协方差阵的平方根代替协方差阵参加递推运算,减少了计算机舍入误差.将该算法应用于磁强计/雷达高度计组合导航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估计精度,较大地减轻了计算负担,具有算法简单、计算效率较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卫星自主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4.
针对姿态误差对天文观测角度量测的影响,提出结合天文观测角度量测的机载惯性/天文深度组合算法.在位置误差小角度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惯导姿态误差引入的计算地理水平坐标系与当地地理坐标系之间的姿态误差小角度关系,推导并建立基于天文高度角和方位角量测的深组合惯性/天文量测方程,针对天文观测量测对高度通道不可观,增加气压高度为量测量,设计相应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姿态误差对于天文观测的影响,仿真验证表明所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消除惯导系统陀螺累积误差,提高惯导系统的姿态精度,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5.
面对过冷大水滴(Supercooled large droplet,SLD)结冰环境,行之有效的结冰探测手段是实施规避策略、尽快脱离SLD结冰环境的先决条件。针对一种面向SLD环境探测需求的双碰撞面探头,考虑基于SLD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探头水滴收集特征进行探头外形参数化设计研究,研究影响探头区分SLD环境的关键几何参数,从而为探头外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选定的探头外形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常规水滴条件下,结冰主要发生在探测器的第一碰撞面,第二碰撞面上的结冰厚度很小,与第一碰撞面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在SLD条件下,冰层在第一及第二碰撞面上均有累积。不同直径的水滴撞击到探头不同位置,形成累积特征迥异的结冰形态,验证了探头外形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于SLD环境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6.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uncalibrated phase delay (UPD) estima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which uses only observation station data. This means that the station used to generate the UPDs is the same station to which they are applied. First, dual-frequency observation equations based on a raw PPP model are developed. Then, the UPDs are calculated from integer linear combinations of float ambiguities. Third, with the UPD corrections, the 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 (LAMBDA) method is utilized to obtain the integer ambiguities. Since only observation station data are used for UPD estimation, the 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 (PAR) method is adopted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a subset of integer ambiguities. The UPD estimation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 are performed in each epoch. To obtain the correct integer ambiguity, the ratio test and success rate (bootstrapping)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stimated integer ambiguity. Finally, by treating the integer ambiguities as constants, fixed solutions can be obtained. Quality control is also appli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 to obtain high quality float and fixed solutions. Data from 22 st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Service (IGS) in East Asia on day of year (DOY) 206, 2017, are u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loat solu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the east, north and up directions by 24%, 21% and 18% for static PPP and 36%, 18% and 34% for dynamic PPP,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till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ixed solutions obtained by the PRIDE-PPPAR software, in which the fractional cycle bias is computed based on reference network data. These findings sufficientl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ffer better solution accuracy than the float solution. However, the quality of the UPDs estimated only from observation station data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the estimates obtained based on reference network data.  相似文献   
647.
根据舷外有源干扰的特点,选取引导时间、干扰功率、干扰频率对准度、电磁信号环境及干扰机的干扰样式,作为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实现对舷外有源干扰进行评估,此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提高了对舷外有源干扰评估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648.
针对某型飞机油箱壳体落锤模加工周期长的问题,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关键因素和关键线路;打破常规,采用数控加工方法加工落锤模,并对其关键制造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时间,满足了油箱落锤模的交付要求.  相似文献   
649.
加力燃烧室用气冷喷油杆结焦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阐明实际工作环境参数下气冷喷油杆内燃油结焦速率与沉积厚度等特性,建立沿喷杆轴向的一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换热与燃油结焦计算模型,获得了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结焦速率与相对结焦厚度等参数沿程分布。分析了燃油进口温度和质量流量对燃油结焦特性的影响,并与无气冷喷杆方案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燃油温度沿轴向逐渐升高,喷杆壁温在底端达到峰值。基准工况下气冷喷杆结焦速率和结焦厚度均沿轴向先升高后降低。结焦速率最大为26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0.6%。无气冷喷杆方案,在喷杆前端和底部各存在一结焦峰值区域。结焦速率峰值分别为398μg/(cm2·h)和807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8%和15%。固定燃油进口流量,随着燃油进口温度升高,结焦速率显著增大,喷杆内结焦总质量呈指数级增长趋势。固定燃油进口温度,进口流量越大,结焦速率略有增大,结焦总质量仅呈线性增长趋势。相较于无气冷喷杆,气冷喷杆可显著降低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从而大幅抑制结焦生成。  相似文献   
650.
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直流滑动弧放电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点火的性能特点,设计了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在模型燃烧室内进行了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实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了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产生和滑动过程以及燃烧室内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空气工作介质流量、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点火器电极夹角和点火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弧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跳动,并且存在着电弧分流的现象,导致电弧长度发生变化;在湍流的作用下,初始火核会演变为分裂的、大面积的湍流火焰,着火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在t=21ms时形成稳定燃烧;随着空气工作介质流量增大、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减小以及点火器的安装位置远离燃油雾化喷嘴,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长度减小,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增长,例如余气系数α=8时,I=30A下电弧长度为47.1mm,相比I=20A增长了75.1%,点火延迟时间为21ms,相比I=20A缩短了40%;而随着点火器电极夹角的增大,电弧长度先增大后减小,点火延迟时间则先减小后增长,在电极夹角θ=45°时,电弧长度最长,点火延迟时间最短,分别为30.5mm和12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