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介绍美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替代重型“大力神”、中型“德尔它”和“宇宙神”运载火箭系列,使成本降低到现有运载火箭的25%~50%。改进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发射预定在2001年。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热电池电压异常波动的原因,最终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措施。该问题的解决对后续热电池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电传系统的谐波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荣士 《航空学报》1993,14(2):66-71
从舵回路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入手,通过频谱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高增益电传系统中三角波的高频奇次谐波激发舵面抖振的物理本质,并给出电传系统谐波振荡的必要条件、抖振的频率特征以及防排措施,对现代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4.
运动干涉检测的模糊逻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最大相对速度-距离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逻辑控制时间裕度,使任意两次检测间的时间间隔适当增大。该方法不仅减少了检测次数,更主要的是利用模糊逻辑的鲁棒性,减少了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它无论在效率还是在可靠性方面都有了提高。以运动平面多边形为例,通过不采用、采用、部分采用模糊逻辑控制3种方法加以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行波管系统频响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卫  丁爱祥 《航空学报》1998,19(4):506-508
在结构的声疲劳试验中, 为了准确地模拟声场环境对试验进行总声压级控制已经不能完全反映结构承受的声载环境, 需要实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谱形控制, 尤其在结构件响应的主要频带上, 频带声压级的大小对结构响应和声疲劳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对精密测试中常用的几种移相方法进行了讨论,主要浅析小角度电路移相方法。  相似文献   
27.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workspace, low cost and the integrated vision/force sensing, robotic mill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machining of complex parts. In recent years,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s of robotic milling, and lots of resul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ynamics, pose planning, deformation control etc.,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robotic mil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parts r...  相似文献   
28.
谢敏  高建民  杜谦  吴少华  秦裕琨 《宇航学报》2016,37(8):1023-1030
为探明阿尔法磁谱仪(AMS)的温度变化规律,并为制定AMS的热控制方案提供指导和依据,推导了AMS重要区域(AMS前方、后方、顶部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区域太阳辐射热流随轨道参数的变化,解释了AMS顶部的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在热控方案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在国际空间站(ISS)正常飞行姿态下,AMS前、后方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受太阳光与ISS轨道面的夹角(β角)、ISS与会日点的角距(θ角)和地球阴影区的影响,AMS顶部太阳辐射热流受β角和θ角的影响。得出结论:β角、θ角和地球阴影区均是影响AMS温度的主要因素,各区域的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可以作为设计AMS温度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9.
针对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引导需求,对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延观测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根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几何时延观测量同一波前的定义,推导出同波束差分时延观测量的观测模型。并提出一种精确的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时延闭合算法,同时结合SELENE任务实测的数据计算差分相时延闭合值,用于对观测模型进行验证。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精确算法显著地消除同一波前差分相时延闭合值中的趋势项,差分相时延闭合值的精度在0.5ps~1ps范围内,验证了观测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对于后续的月球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测定轨任务分析设计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张锴  刘瀛翔  倪少杰  王飞雪 《宇航学报》2012,33(11):1674-1680
二进制偏移子载波(BOC)技术是为解决有限导航频谱资源复用提出的调制技术,BOC信号相关峰的旁瓣导致传统超前减滞后延迟锁定环(DLL)出现跟踪模糊且不利于多径抑制。提出了一种将QBOC旁瓣消除技术与BPSK信号的Strobe抗多径技术相结合的QStrobe算法解决高子载波调制阶数的BOC信号无模糊抗多径问题。利用本地构造的QBOC信号去除相关峰旁瓣,再利用两组不同间隔超前/滞后码的线性组合构造仅有唯一稳定点,且控制延迟误差响应幅度的码跟踪鉴别曲线,实现无模糊的多径抑制。BOC(15, 2.5)与BOC(14, 2)信号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QStrobe算法消除了传统超前/滞后DLL的跟踪模糊,比QBOC超前/滞后DLL的6dB衰减多径误差包络面积分别改善51%和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