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航空   1542篇
航天技术   373篇
综合类   238篇
航天   5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基于相关权逆阵和二次差分矩阵的对应关系,利用Delta函数的性质,推导了时序差分组合的相关权矩阵公式,并利用M atlab对解析表达式进行了数值验算。该公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差分组合观测量的统计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902.
崔宏  赵庸 《航空学报》1990,11(7):328-332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能够综合表达歼击机近距格斗机动性能的相关参数表达式。该参数可作为飞机总体设计阶段的设计目标,还可作为综合衡量歼击机机动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03.
本文主要阐述了液压系统中出现液压卡紧现象的危害、原因以及排除方法等。  相似文献   
904.
本文结合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具体情况,探讨数字化研究所的概念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05.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交换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入手,对它给后发展国家及中国带来的挑战作出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906.
张勇  梁勇 《宇航学报》2006,27(Z1):141-144
与一般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副不同,航天器摩擦副往往处于微重力下的独特工作环境.现对航天器摩擦副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摩擦学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二维模型并求解了雷诺方程,以研究微重力状态对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微重力的影响,摩擦副的油膜压力分布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并严重影响了油膜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07.
uClinux是主流Linux的一个变种,它运行于无MMU(内存管理单元)的处理器架构之上.分析了uClinux内核的组成并对实现uClinux的XIP(Execute-In-Place)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了代码重定位问题的算法,进而实现uClinux在基于ARM平台上的移植和XIP运行.这样内核代码段和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从Flash或ROM中运行,减少内存需求.  相似文献   
908.
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构建了虚拟制造体系模型,论述了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09.
叶顶间隙对离心叶轮内部流动及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求解 N- S方程 ,数值研究了叶顶间隙对 NASA低速大尺度离心压缩机 (L SCC)三维粘性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 ,在计算程序中采用了当地时间步长、多重网格以及隐式参差光顺来进行加速。对具有 0 .0 % ,5 0 % ,10 0 % ,2 0 0 %倍设计间隙的 4种离心叶轮的流场及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1) NASA低速大尺度离心压缩机 (L SCC)半开式叶轮的低速尾迹区在压力面与轮盖的角区 ,而相应的闭式叶轮的低速尾迹区聚集在轮盖的中心位置 ;(2 )数值实验表明 ,叶顶间隙并非越小越好 ,可能存在一个最优间隙 ,使得叶轮流动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910.
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速度匹配法结合壁面淬熄分析甲烷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得到了贫油与富油状态下火焰稳定点不同的移动规律,定量预测了火焰吹熄特性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火焰稳定点在本生灯出口附近的边界层中,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与预混气来流速度相平衡;而在边界层中,以火焰稳定点为起点,存在一个可点火区域.随着来流预混气流速的增大或者当量比远离恰当比,这一可点火区域逐渐缩小,直至成为一个点,此时即为熄火的临界状态.通过比较近壁面的当地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并采用非耦合的方法分析壁面淬熄的影响,得到了火焰稳定点的移动规律.在径向上,火焰稳定点随来流速度增大向射流中心线方向移动;在轴向上,随流速增大,贫油工况下稳定点向下游移动,富油工况时则向上游移动.根据火焰稳定点移动规律结合可点火区域分析定量预测了吹熄特性,通过了实验验证,证明了火焰的熄火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