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低轨航天器天基测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航天器测控主要依赖地基测控系统实施,随着民用和军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太空运行的低轨航天器数量越来越多.仅依赖地基测控系统满足这些航天器的测控需求越来越困难,费用也越来越高.探索新的、有效且经济的测控模式势在必行.天基测控技术是航天器测控发展的方向,研究和应用天基测控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解决困扰我国航天领域多年的测控资源紧张问题.在分析美国NASA数据与中继卫星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轨航天器天地基测控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设计了该模式的仿真系统,分析了应用该模式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基于设计的仿真系统对提出的测控模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提出的天地基测控模式可行,可以满足低轨航天器的测控需求.   相似文献   
222.
更远、更复杂的人类空间探测任务要求航天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航天器的容错控制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对航天器姿态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航天器姿态容错控制的成果,重点分析了利用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理论开展容错控制的进展,并分别阐述了采用不同技术途径发展容错控制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航天器姿态容错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3.
对某数字单元测试仪在测试固体发动机安全机构过程中由于受到静电放电(ESD)干扰导致的测试终止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了测试仪的静电兼容能力,通过采取低通滤波器可靠接地、测试线绞合、操作面板增加防静电网层等技术,对测试仪进行了抗静电加固.改进后的产品在静电直接放电作用时可耐受8 000 V静电,耦合放电时10 000 V测试仪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24.
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及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半球谐振陀螺(HRG)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现阶段半球谐振陀螺发展趋势;其次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控制技术,包括不同条件下驻波的激励检测方法、陀螺工作模式、驻波控制方案,以及一种全新的频率调制控制方案;另外,分别以驻波调制补偿、电极增益补偿、多陀螺补偿以及环境载荷补偿为例,分析了控制方案补偿、器件补偿、系统补偿以及场景补偿等四种半球谐振陀螺补偿技术;最后通过对现有技术和研究的分析,提出了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及补偿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5.
介绍了在精密微波功率测量系统中,用参考电压源提高数字电压表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并对使用和不使用参考电压源前后,微波功率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26.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周围的等离子体鞘套对无线电波的衰减会导致地面与飞行器的通信中断,严重影响对飞行器的捕获与跟踪。在分析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鞘套构成以及造成射频信号衰减因素的基础上,对处于不同高度和采用不同频率通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射频信号衰减和相移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通信频率提高到Ka频段时,等离子体鞘套对信号的衰减明显减小,但是频率的提高并不能改善等离子体鞘套对信号相移的影响。建议在工程设计时进一步研究相移对跟踪接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7.
主要介绍了叶间布置的球柔性缩比模型桨毂阻尼器的设计与分析,解决了由于缩比模型桨毂尺寸小,阻尼器难布置,以及与4米模型旋翼试验台“地面共振”的问题,设计出合适的阻尼器尺寸和满足要求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228.
三维翼面结冰过程及其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得到三维机翼及翼身尾构型在结冰条件大气中的结冰过程和影响,采用结构化网格对M6机翼和翼身尾构结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飞机结冰过程的数值模拟采用欧拉两相流法求解水滴撞击特性,基于Messinger热力学模型模拟冰形增长过程,对其水滴撞击特性、结冰形状及结冰后对气动特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可得:机翼展向,随着弦长变小,结冰量逐渐增多,尤其对大展弦比机翼更为明显.同时机身前端迎风面也是比较容易积冰的区域.  相似文献   
229.
摇臂式起落架作为起落架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着陆响应分析可为起落架缓冲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应用粘弹性杆建立摇臂式起落架结构动力学简化模型,并采用MATLAB程序建立线性与非线性摇臂式起落架数值求解模型;应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求解技术进行起落架着陆响应分析;对比研究起落架上端节点的载荷历程曲线、位移历程曲线及输出功量曲线。结果表明:着陆过程中载荷曲线和位移曲线收敛过程较短,曲线较为平滑,说明着陆过程较为平缓;从功量曲线的吸能面积比率可知缓冲器的吸能效率较高。研究结果对起落架系统缓冲性能的初步分析以及机身连接处接头细节设计的载荷输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0.
地月空间飞行轨道分层搜索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玉东  郗晓宁  王威 《宇航学报》2006,27(6):1157-1161
通过对地月间飞行轨道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终端约束条件,提出了分层搜索的轨道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首先是将月球视为质点,解决空间两质点的相遇问题,其次进一步视月球为球体,完成二体假设下的B平面瞄准,最后在前两步基础之上,根据具体目标条件约束得到精确的轨道。本文详细清晰地给出该方法的设计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地月空间轨道搜索的快速收敛性问题,对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