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6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1048篇
航空   3273篇
航天技术   1516篇
综合类   1151篇
航天   15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从断口理化分析、故障件检查、静强度、压杆失稳、出现裂纹后的剩余强度以及特殊受载情况等方面对耳环螺栓断裂故障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耳环螺栓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12.
康国华  金晨迪  郭玉洁  乔思元 《宇航学报》2019,40(11):1322-1331
利用模型预测算法先预测控制结果后控制的类人行为特点,借助深度学习在多参数寻优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满足航天工程低硬件需求,实现组合航天器多场景下姿态控制律的重构。该算法首先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将组合航天器从初始状态控制到预期状态,然后将控制过程中状态量用于3层3核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训练完成后,用该卷积神经网络代替模型预测对组合航天器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计算资源需求。仿真校验表明:该算法可预测5个控制周期内的控制参数,相比传统模型预测算法所需硬件计算时间降低约5倍,在一般硬件环境下30 s内即可完成各场景下的组合航天器姿态控制,控制精度在10 -4 量级。  相似文献   
913.
空间大尺度薄膜航天器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折叠展开的大面积功能形面结构是此类航天器的基本特征,为满足热控、通信、聚光、成像与能量传输等功能,结构需要通过预应力来维持形面,保证较高的形面精度和结构基频,但预应力加载对带电粒子辐照下薄膜材料性能退化存在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薄膜材料在不同预应力工况和空间环境耦合作用下的损伤行为以及退化规律开展试验研究,建立与预应力状态、辐照注量相关的材料性能退化规律,量化研究了预应力对空间辐射环境下功能形面薄膜结构性能影响.随着薄膜力学性能的退化,形面结构基频随之有微弱的降低,且对薄膜结构平面度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14.
20 cm离子推力器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推力器工作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会对穿过其间的电磁波产生影响。为了解通信微波在羽流中的传输特性,在带有透波真空舱的专用设备上进行了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对发射和接收双脊喇叭天线口紧贴透波舱两侧并正对放置来测试穿过羽流的通信微波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1~5 GHz微波通信频段范围内,离子推力器所产生的羽流对电磁波的波幅和相位影响较小,幅度衰减不超过4 dB,相位偏差不超过80°。  相似文献   
915.
基于IRIG-B码的软件化测控系统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软件实现测控信号处理将成为未来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通用计算机处理时延的不确定性问题,根据软件化测控系统中数据块式的传输模式,提出基于B码的系统时间同步方法,能够为数据处理、存储及事后分析提供精确的时间定位。方法按照国际通用的B码格式,通过A/D端口将B码流与测控信号同时送入计算机,采用纯软件解调出8421码格式的天、时、分、秒信息,并利用采样率计数进行初始相位估计,可实现测控数据的精确校时,同时利用误差校正降低A/D采样时钟漂移对时间同步的影响。设计无需外部设备辅助,具有配置灵活和低损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16.
以LF6铝合金为材料,开展了CO2激光-T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激光或TIG电弧比较,激光-TIG复合焊接可以提高焊缝熔深,改善焊缝成形,降低气孔和下塌等焊接缺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探索了铝合金激光-TIG电弧复合焊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7.
采用滚珠/无限大平板接触模型代替珠承接头模型,研究了压痕深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平面度即加工精度并不是影响压痕深度的主要因素;材料表面硬度与工作压强是影响压痕深度的主要因素。压痕深度随材料表面硬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工作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建议在进行珠承喷管设计时,所选的阴阳球材料表面HRC硬度不小于59。  相似文献   
918.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经过多年的研发,技术水平与作战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为了有效应对所谓朝鲜、伊朗等国弹道导弹(BM)的威胁,美国积极推进其导弹防御(MD)系统计划。介绍美国MD系统能力水平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地基中段防御系统与海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拦截试验及发展情况,最后分析了MD系统的未来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19.
一种非接触式微小飞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小飞片平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并研制了速度测量装置。在飞片的飞行路径上设置片激光,通过测量飞片经过片激光的时间间隔及对应的飞行距离,便可获得飞片的平均速度。测量装置的主要部件是高频激光器和高灵敏度光电接收器,无其他复杂或者大型设备,易于与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发射装置等配套衔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厚度不小于3μm、速度不大于10 km/s的飞片,速度测量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920.
面对地面3G演进和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发展趋势,以空间段为基础的3G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应该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如何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NGN对于卫星通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IPv6技术的空间应用以及3G业务在卫星中的应用模式,并对IPv6技术在3G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