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航空   881篇
航天技术   314篇
综合类   219篇
航天   4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针对多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时/频同步要求高、多星测向定位系统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星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无源定位体制,每颗卫星仅需单个接收天线和通道,且多星之间无需高精度时/频同步。针对定位观测量与辐射源位置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率的多假设非线性最小二乘(MH-NLS)无源定位算法。理论推导了定位估计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基于定位误差的几何分布(GDOP)分析了多星构型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MH-NLS算法得到的定位误差能够达到CRLB。  相似文献   
242.
KM6水平舱舱门是为“人-船-服”热真空联合试验的任务要求而定的,是KM6水平舱人员进出舱内的重要通道。在KM6水平舱各舱体上设置相应的气压平衡装置,以使方形舱门能在真空条件下转动或平动开闭。舱门为方形转动或平动舱门,门轴装置采用双轴铰链机构,开启灵活,联动锁紧机构可靠,使得舱门法兰结构形成可靠的真空自位密封。结果表明:该舱门系统经受了KM6水平舱联合调试和“SZ-6神舟六号”飞船轨道舱泄复压试验的考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实现了真空条件下的快速开启和有效的自位密封,达到了研制目的。  相似文献   
243.
文章首先分析了航天产品热试验时被控对象的特点,并进行了建模分析,接着介绍了如何通过参数自整定技术获得PID的3个初始参数,并进行了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设计。为了检验该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文章选取了3次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自校正PID控制方法具有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抑制试验系统温度滞后明显的优点,该方法较原控制方法超调量有所减小,过渡过程有所加快,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较好地解决了控制系统快速性和小超调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44.
分析了相参干扰相对于噪声干扰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弹道导弹突防的特殊应用,对相参干扰的反应时间设计、假目标密度设计以及多目标的干扰问题展开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5.
246.
为解决微纳聚合体卫星变构过程中,聚合体各部分之间的动力学耦合导致的卫星整体姿态翻转或紊乱,提出了一种对称式变构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了铰链约束下的漂浮基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重构过程中各运动模块对本体姿态的影响,提出当每两个运动模块位置与转动方向满足对称性条件时,两者对本体姿态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基于上述理论,在A*算法中引入最优分配度量和对称性判定,设计了并行对称重构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规划算法可实现重构过程中多模块并行、对称运动,重构过程总步数较少,运动模块对本体姿态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247.
研究了推力矢量喷管、升力风扇以及气动舵面共同作用下 ASTOVL升力风扇飞机的飞控问题 ,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 ASTOVL升力风扇飞机的俯仰控制设计了动态逆控制律 ,并将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满足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8.
针对某型教练机存外场使用时出现起落架未放到位,而飞行员却没能及时发现的问题,本文对飞机起落架信号电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49.
在现代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操作和管理的大多是一些复杂系统和各种数字化设备,这对操作人员观察周围环境和完成精准操作任务的要求很高。通过人机工程技术分析,可以对这些复杂、易错的任务逐个分析,合理分配注意力、安排操作顺序,既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又避免出错,切实提高人机工效。  相似文献   
250.
A straw-soil co-composting and evaluation for plant substrate in BL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erial closure is importa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 and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ransforming candidate plant residues into plant culture medium. For the limitations of using wheat straw compost as substrate for plant cultivation, a straw-soil co-composting technique was studied. The changes of pH, C/N value, germination index, cellulose, lignin and so on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co-composting process. The matur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C/N value and the germination index.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fter 45 days’ fermentation, the straw-soil final co-compost with inoculation (T1) became mature, while the co-compost without inoculation (T0) was not mature. In the plant culture test, the T1 substrate could satisfy the needs for lettuce’s growth, and the edible biomass yield of lettuce averaged 74.42 g pot−1 at harvest. But the lettuces in T0 substrate showed stress symptoms and have not completed the growth cycle.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nitrogen (N) transforma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bout 10.0% and 3.1% N were lost during the T1 co-composting and plant cultivation, respectively, 23.5% N was absorbed by lettuce, and 63.4% N remained in the T1 substrate after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