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8篇 |
免费 | 538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89篇 |
航天技术 | 378篇 |
综合类 | 352篇 |
航天 | 4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飞机在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在Φ5m 立式风洞开展了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本文推导了在旋转流场下识别组合动导数的方法,介绍了试验设备,获得了在旋转的同时,由振荡产生的3个组合动导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将单自由度动导数结果与Φ3.2m 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旋转/振荡耦合试验结果表明:旋转运动使得俯仰组合动导数变得不稳定,而对于横向组合动导数,大转速则会显著增大非线性。该试验技术能够为研究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提供一个有效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892.
国外航天结构新材料发展简述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简略地介绍了国外航天结构新材料的发展,重点是高性能金属材料(如铝锂合金和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包括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和碳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93.
为了研究三元乙丙绝热材料在高温氧化铝液滴沉积条件下的烧蚀特性,基于模拟沉积实验装置,开展了烧蚀实验研究。利用SEM与XRD等分析了烧蚀后炭化层断面形貌特征和化学组分分布,探讨了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中氧化铝液滴与炭化层间热化学烧蚀的主要反应机理,确定了沉积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氧化铝沉积条件下,三元乙丙绝热材料材料炭化层断面呈现“致密/疏松”的多孔结构;(2)推导并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高温高压环境中氧化铝与炭化层的七步热化学反应方程;(3)利用热力学软件分析可知,发动机工作条件下氧化铝与炭化层反应首先生成Al4C3,随着温度的升高继而生成Al单质与碳-氧-铝化合物Al2OC并释放出还原性CO气体。 相似文献
894.
MAP的应用层提供了多种通信标准,其中MMS(制造报文规范)是一种能够满足工厂环境中各种自动化设备之间通信需要的协议。在我国,BITBUS网已被大量使用于底层设备互连,在技术和实现上都较成熟。本文以MAP,BITBUU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为基础,根据网络互连方法和原则,构造了一个应用层同关,提出了网关的物理模型,从而给出MAP网与BTTBUS网互连的一种设计方案及在AMX实时多任务环境下的互连实现。 相似文献
895.
飞机重心过载谱的低载截除水平不能像应力谱那样可以根据结构材料的疲劳极限直接确定,而通过疲劳试验设计和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疲劳损伤变化趋势,进而确定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用不同的截除水平依次截除原始过载谱从而得到一系列过载截除谱,加速后在MTS810疲劳试验机上对标准试件进行周期加载,从各组试件疲劳寿命的变化趋势中寻找规律并确定最佳截除水平点.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某型直升机的过载谱,其循环数量截除水平点可以确定为300次/飞行小时,对应的过载门槛值截除水平点为0.086 2g.疲劳试验不仅提供了确定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的途径,还揭示了随机谱中略小于疲劳极限的个别循环仍可以产生疲劳损伤的事实. 相似文献
896.
介绍了一种基于柔性生产线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并对系统设计中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该系统是PAC模型的一个实例,它不仅能根据设备能力及各种物料实际准备情况,对MRPII下达的作业计划作出优化调整,产生较优的生产次序;且能通过对生产线生产信息和设备状况信息的数据采集,实时仿真生产线运行状况,实现对生产状况的远程监视;并对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提供 相似文献
897.
针对大型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的复杂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层次模型的诊断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语言的分布式诊断技术的相关工具和概念。深入研究了层次模型的构建技术、计算方法策略和多步诊断步骤。在某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降低了诊断的复杂性,诊断结果正确,适用于卫星这类复杂系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98.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分别以对氨基苯甲酸/双酚A(PABA/BPA)、对氨基苯甲酸/聚乙二醇600(PABA/PEG600)为反应体系,修饰高模碳纤维(HMCF)表面;研究了这两种体系下的连续电化学合成工艺,以及反应电位对HMCF性能的影响.通过SEM照片可见,HMCF经PABA/BPA体系修饰后表面存在化合物涂层;由红外光谱分析证实,表面化合物的红外谱图中存在明显的酯基峰.层间剪切强度(ILSS)结果表明,经PABA/BPA体系修饰过的HMCF复合材料的ILSS可达到73.1 MPa,表明PABA/BPA体系对HMCF具有较好的修饰效果. 相似文献
899.
镁硫电池是较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电池,其与锂硫电池相比具有体积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正极材料,硫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便宜,但导电性能不佳;硒导电性好,但理论比容量较低、价格较贵。制备了兼具两者优点的硫硒化合物(硫硒摩尔比分别为15∶1、1∶1、1∶15),并与微孔碳复合,发现硫硒比为1∶1的硫硒化合物/微孔碳复合正极材料SSe/C表现出最高的循环比容量,在50 mA·g~(-1)电流密度下45次循环后仍然能具有400 mAh·g~(-1)以上的比容量。因此,硫硒化合物是一种较具有潜力的镁硫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900.